在制板過程中,對于立襠深的確定,最常用的公式H/4±1。也有使用TL/10+H/10+X的。這兩公式對一些基本型的款式還可以應付。現在的褲裝廓型變幻異常,同一褲長與不同的放松量組合成腰位不同的高低的款式。在這種情況下,運用以上公式,一些經驗不夠的朋友會出現立襠或深或淺的情況,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調整概念。下面將我對立襠深的確定原理介紹給大家。
首先對人體進行測量,取得人體坐高,再將坐高分為四等份劃線,由下至上的四分之一線為臀凸點,四分之三部位的中點為腹凸部點。再根據款式需要的腰位高低,在坐高上減去一定的量,剩下的為立襠深,條件是臀凸點不能高于立襠深的二分之一;腹點最多高于腰頭3cm。
一 160/64A女 坐高27.5
腰 位 坐高減去量 腰圍加放量 襠底空隙量 臀圍放松量
高 腰 0 0~2 +0 ≥4
特 低 腰 11 8~10 +0 ≥4
低 腰 7.5 6~8 +0 ≥4
正 腰 4 2~4 +0 ≥4
正 腰 4 0~2 +1~2 ≥10
二 170/74A男 坐高27.5
腰 位 坐高減去量 腰圍加放量 襠底空隙量 臀圍放松量 款型
特 低 腰 10 8~10 1+0 4~8 貼體型
低 腰 6.5 6~8 1+0 4~8 貼體型
略 低 腰 5 4~6 1+0~0.5 8~12 合體型
正 腰 4 2~4 1+1 12~16 較合體型
正 腰 4 2~4 1+≥2 ≥16 寬松型
以上立襠深不含腰頭寬,為一些基本款型的設計,特殊款型可根據其原理自由設計。襠底空隙量后面加的數值是在作圖時另加的數。襠底間隙量為褲子穿在所設計的腰位處襠底部的空隙量,如果穿在所設計的腰位以下,襠底的間隙量就隨之增大,(如男褲,掉襠就這原因)也有為達到著裝效果故意穿在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