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品圖分析
如圖2-2-14所示,這是一款典型的西利士鞋。它的前身如同淺圍子鞋,后身如同整舌式鞋。淺圍條在鞋身中段向上揚起,形成一條“老鼠尾巴”。以這條老鼠尾巴為轉機,與普通的后幫連成一體。
前面介紹的淺圍子鞋的特點是圍條又窄又長,西利士鞋圍條后端卻變寬,打破了淺圍條的固有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所謂的西利士鞋是一種淺圍子鞋的變型品種,如果把老鼠尾巴的斷幫線橫向拉平,就是一款整舌式淺圍子鞋。
注意它的加工工藝,鞋舌和鞋口采用沿口工藝,因為鞋舌與后幫之間只有一條斷開線,小馬頭部件是后鑲接的。
這種細節的變化很多,都屬于西利士鞋的變型。由于“西利士”是一種藥的譯名,所以西利士鞋的叫法只在原產地溫州流傳,不過這種打破傳統結構的創新精神仍值得學習。
(1)楦型選用淺圍子鞋楦。
(2)結構與整舌式淺圍子鞋的結構相類似,設計方法也相類似,蹺度處理也相類似。
(3)部件包括有淺圍條、整舌蓋、后包跟、小馬頭、橡筋、沿口條共計六種七件。
(4)鑲接圍條壓鞋蓋、圍條的一段壓小馬頭、小馬頭壓橡筋、后包跟壓圍條后端。
(5)特殊要求鞋舌與后幫的斷開線之間不留距離,在繃幫時有自然的變形量,可以達到平伏的要求:
“老鼠尾巴”的寬度在10~12mm。
2.結構設計圖
西利士鞋結構設計圖見圖2-2-15。
(1)設計鞋舌鞋口輪廓線鞋舌長度取在E'點,取OO'= 25mm左右。自E'點開始設計鞋舌到O'點上,
在鞋舌下面設計橡筋、小馬頭部件。順著小馬頭部件設計出鞋口輪廓線,并作出里外懷的區別。距離鞋舌輪廓線10~12mm作一條分割老鼠尾巴的平行線。
(2)設計鞋蓋和圍條利用作弧線與EV延長線相交找到J2點,作出長度差J2J2'然后補充1/3差值。在背中直線上用復制板描出鞋蓋外懷輪廓,然后順連到老鼠尾巴控制線上。自J'點起補充1/3差值.在背中曲線上用復制板描出圍條外懷輪廓,順接到老鼠尾巴控制線上,兩線重合的位置定O"。然后設計出老鼠尾巴輪廓線。
仿照外懷輪廓線設計里懷輪廓線。圍條前端有修整。最后設計出底口繃幫輪廓線、作出里外懷區別。
(3)制取樣板基本樣板見圖2-2-16。
西利士鞋也有多種造型的變化,見圖2-2-17。
如圖2-2-17所示,這是三種不同西利士鞋款的結構簡圖,沒有作蹺度處理。但是可以看出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淺圍條結構與普通后幫巧妙的結合。
圖(a)在淺圍條上多出一條老鼠尾巴,與松緊口后幫結合;
圖(b)利用斷幫線,與暗橡筋后幫結合;
圖(c)借用老鼠尾巴的外形,與明橡筋后幫結合。
各種淺圍子鞋都是普通圍蓋鞋的變型設計,如果出現問題一定要分清:是基礎結構的設計問題,還是圍蓋鞋的設計問題,找到了產生問題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