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過完后,穿了一夏天的T恤衫、短袖襯衫之類都該洗洗疊疊收起來了。一邊疊著,一邊想到應該把秋天的長袖衣裳找出來。接下去是穿襯衫,再往后是穿西裝,穿夾克,天越來越冷,最后則是大衣、皮衣、羽絨衣。等把這些都穿了一遍,然后又照此順序倒回來穿,從羽絨衣返回到T恤衫,回到我此刻正準備往衣櫥的“冷宮”處打發的這些汗衫。男人的衣裳一年到頭就是這么一套,來來回回地穿著,實在很單調。
男人沒有時裝。男人的新衣裳都是舊款式。西裝已經保持了二百年沒有大的改變。十八世紀末歐洲的時裝趨向輕浮,從那時起男人們便悄悄退出了時裝領域,只在一旁看她們女人往自己身上窮翻花樣。近日讀一本講時裝的書《性別與服飾》,作者認為,在時裝發展史上,男性服裝實質上比女性服裝更具先鋒性。可是,我要“先鋒性”做啥?它并不能改變男性服裝單調的事實。世界五彩繽紛,但許多顏色與男人無緣。
女人則至少是每年有一個流行色歸她們享用。她們在穿著上的自由度也大得多(相比之下,男人只多了一條赤膊的自由),既可以穿得女性味十足,譬如超短裙、露背晚裝之類,也不妨穿得男性化一點,穿男式襯衫,穿軍裝、長褲,“不愛紅裝愛武裝”。事情倒過來,女裝男穿,行嗎?
男裝并非從來都是像現在這樣嚴肅而單調的。世界上有許多地方的男人從前也穿裙子。西班牙斗牛士今天還是傳統的打扮,那種緊身褲把屁股和大腿包裹得像一支藕。幾個世紀以來的女裝都在公開炫耀女人的性感,十四世紀就有歐洲的作家這樣寫道:“由于女人穿著脖頸處大開特開的服裝,所以任何一個人都能直接看到她們閃爍光輝的肌膚直至裸露著的半個乳房。”而同一時期的也想讓自己的性感部位露一手的男裝,情形又怎樣呢?那時的歐洲風流男士,特意在緊身褲的前面做一個突出的股袋,做得很精致很顯赫,以顯示里面那個東西很豐碩。于是,情形就很滑稽了,在一本名為《羞恥心的文化史》的書里記載著下面這段十四世紀一位觀察者的描述:“由于股袋個大且向前突出,所以如果往桌前一站,那玩藝兒就上了桌子臺面。就這身打扮還要去見皇帝、王侯、貴族紳士,甚至還要見有名望的貴婦人……”
因此話說回來,真若要我試著穿穿十八世紀以前的歐洲男裝,我倒也打怵得很。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穿咱們這身單調的衣裳算了,別冒險,也別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