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記錄了一個時代服飾文化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近代社會重要的歷史記憶。上世紀20年代末,上海得風氣之先,服裝風尚幾與歐美同步,從清代至今,旗袍給人的聯想,仍然是曼妙之身材、婷婷之氣質,小巧玲瓏,典雅風韻。旗袍在記錄優雅的同時,也記錄了每個時代女性的玫瑰人生。
說起上海,就一定會提到旗袍。 旗袍雖非起源于上海,但從張愛玲搖曳著款款錦袖走進舊上海起,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旗袍已經風靡一時了。張愛玲曾用“束身旗袍,流蘇披肩,陰暗的花紋里透著陰霾” 來描寫上海40年代女性的時尚穿著。
旗袍的優雅轉身
旗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居住在關外的滿族人。因滿族人素有“旗人”之稱,所以他們所穿的袍服就被稱為“旗袍”。當時滿族的“旗袍”上下連屬,圓領,前后襟寬大,衣衩較長,袖子緊窄,男女都可穿著。關外寒冷的天氣,游牧民族騎馬射獵的生活方式,催生出了這種保暖適體的服裝。直到現在,東北地區的農村里仍有不少人喜歡穿著類似的袍子。而時至今日,旗袍的式樣發生明顯變化,除保留原有的核心元素旗袍外,在裁剪、裝飾、質地、趣味上都有所創新,融入了現代社會的韻律與風采。
20世紀30至40年代,是中國歷史一個劇烈的動蕩期,旗袍也隨著歷史變遷不斷發展變化。僅以30年代來說,初期沿襲20年代的樣式,流行短旗袍,下擺長度稍過膝蓋。1932年前后,高跟鞋作為婦女解放的象征進入中國。為增加高跟鞋的美感,旗袍下擺加長,使女性顯得纖細修長、性感動人。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各界女性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旗袍的領口又變低了,袍身逐年縮短,開衩也逐漸升高,袖子也變得細長合體。這既方便了奔走,也節約了布料。
這一時期也是旗袍走向國際化的時期。1943年,宋美齡在美國國會演講時,就穿著一件黑色金絲絨旗袍。演講大獲成功的同時,也令西方人首次感受到旗袍所蘊涵的東方女性之美。此后,旗袍作為東方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也逐漸流行起來。
建國后很長一段時間,由于政治、經濟原因,旗袍在內地幾乎銷聲匿跡;反倒是在港臺地區及海外華人中,旗袍仍在流行。改革開放之后,旗袍經歷了一個奇特的“回流”。
用心造就精品
旗袍裁剪適體、做工精良、裝飾獨特,最是講究量體裁衣和手工技藝,但因工藝精巧、耗時長久而受到現代成衣化發展的沖擊,傳統工藝已瀕臨失傳。除了致力于傳承和保護傳統旗袍工藝,高春明等人也在努力探索古今融合、中西合璧的旗袍新路。
事實上,旗袍在上海首先發展并非偶然。當時上海開埠已久,多種文化在此碰撞,不僅造就了上海兼收并蓄的文化土壤,也使上海市民的心態顯得開放。而旗袍的流行,與服裝公司獨到的推銷有很大關系。舊上海電影業發達,這些服裝公司就贊助女明星,讓她們在影片中穿著旗袍。阮玲玉、胡蝶、周璇等著名影星,都把旗袍作為重要的時裝。在新電影上映的同時,明星們穿著的旗袍款式也在商店里掛出來。雜志封面、月份牌,也是旗袍廣告的重要戰場。旗袍成了當時女明星們亮相的名片。
國際T臺上演繹旗袍之美
國際時裝舞臺上,某著名奢侈品牌在T臺上掀起了一場“中國風”。該品牌的兩位著名設計師馬克·伯漢和圣羅蘭在設計中大膽采用中式立領、腋下盤鈕、兩側開衩等旗袍元素,大獲成功。圣羅蘭后來直接推出專場的旗袍秀,同樣廣受歡迎。這股風潮不可避免地對中國的時裝業發生影響,許多中國設計師重新審視旗袍之美,以如今的旗袍,除保留原有的核心元素旗袍外,在盤扣等細節都融入了現代社會的韻律與風采。
早期滿族人穿的旗袍
雜志封面、月份牌,也是旗袍廣告的重要戰場,旗袍成了當時女明星們亮相的名片1943年,宋美齡在美國國會演講時,就穿著一件黑色金絲絨旗袍,將旗袍作為東方文化推廣于世界旗袍為藍本制作時裝。
而讓國內群眾意識到旗袍之美,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電影《花樣年華》。電影里,張曼玉換穿的20多套旗袍美輪美奐,深蘊文藝氣息,非常切合電影的懷舊主題,令旗袍一夜之間重新流行起來。
旗袍的女子們,她們的存在像一個符號。有堅韌有優雅;有睿智有溫潤;有華美有淡定;矛盾且融合,高貴且平靜。且也懂得如何恰如其分地彰顯自己的中國式“味道”,穿上旗袍,演繹一場優雅的玫瑰人生。
上海星河灣來說,一場旗袍進化視覺盛宴也將在不久之后絢麗登場—“第二屆中國星河灣大會”將于近期盛大揭幕,屆時,旗袍設計大師郭培將攜十多件珍藏旗袍于上海星河灣酒店現場進行展示,與您共筑漫漫優雅的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