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創立
2003年底公司開始疇備設立“速寫”品牌,在當時叫CROQUIS。通過我們對國內服裝及相關海外市場的分析,我們看到市面上對于女裝的關注程度要遠遠高于男裝,而女性穿著無論從品味,技巧,意識都以逐漸成熟,甚至趕超發達國家。可以這么說在東京,巴黎,紐約等時尚地標城市中,中國的女性特別是75年以后的女性,和這些城市是可以無縫接軌的,如果一定要找些差距,也只不過是在細節方面的差距,比如發型、妝容、配飾等。而中國的男性就顯的全方位的落后,回到2003年的中國,在各城市我們都不難發現男女之間在穿著上的差距。
我們說當衣服不再只為遮體時,就開始轉變為對于一種精神的需要和表達。而這種需要和表達,緊緊跟隨著人對于生活的理解,代表其價值觀,文化修養和生活哲學。而同處于一個時代背景下的男性和女性為什么會在這種視覺語言上存在如此之大的差異?我想從一個現象中可以說明問題——媒體。 媒體作為一種資訊的載體,在時尚的事業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當然媒體不光是雜志電視網絡等,還包括品牌本身。)我們知道中國是在1979年逐漸開放,而中國第一本時尚潮流信息的刊物《時裝》是在1980年2月誕生,八十年代后期國外的時裝品牌開始在中國開設店鋪,而正是從這個時期國人開始轉變了對于形象對于穿著的看法,這種轉變首先是從女性開始的。我們可以認為正是因為這些時尚類的媒體,催生出今天女性成熟的服裝市場。再看男性類的媒體,到2007年以前國內基本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男性時裝類雜志。更多的是所謂精英類的男性刊物,內容主要涉及經濟、汽車、體育、政治、軍事等。男性更多的受到一些傳統思維的局限,對于自已穿著及形象的要求比女性慢了幾個節拍。而市面上可以選擇的風格也比較局限,大多為正裝及大眾休閑裝風格的局限也從一個側面的說明這一市場的不成熟。
正是因為我們提前看到這種差異和區別,公司毅然決然的決定,以江南布衣的設計理念制造一個有設計感并且有思想的男裝。而男性對于著裝對于形象方面的要求也一定會順應社會的發展緊跟其步伐,速寫將順著這種發展以新的角度來展現我們對于男裝的理解。到今年為止世界上所有關注時尚的大型傳媒公司,都已經把他們的男性時裝類雜志帶到了中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市場的成熟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