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是一種文化的表現。服裝文化是人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相互作用中所發生、變化、發展的。服裝審美和著裝方式受一定的文化背景道德約束,同時也反映人們的審美意識和思想感情。穿著服裝即是一種個人行為也是一種社會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穿著服裝不僅能表現性別、扮演角色,還能表現身份地位,人們的穿著方式可以是任意的、完全的自由選擇,兩性服裝差異性的縮小,受到他所在社會規范和行為準則的制約。
文化寬容縮小服裝兩性化
在人類服裝發展的歷程中,頻頻出現女裝男穿男裝女穿現象,和一些極端違反世俗、背離規范著裝的行為。被認為是流行文化的反叛行為,是亞文化的表現。而年輕人首當其沖的充當了這一角色。例如: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在戰后已成為社會的主要力量。他們希望及時享樂追求意識形態的非理性、怪誕的生活方式,服裝便是他們發泄不滿的對象,嬉皮士、朋克服飾將性別的模糊,打破舊時著裝觀念,動搖著人們的傳統著裝觀念。而他們成長的土壤是在“豐裕社會”歐美國家,多元的文化基礎,支撐年輕人狂妄的行為方式。是兩性服裝縮小的條件。
平等意識改變性別著裝
性別因素包括體力體質,生殖功能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使男女在社會及家庭方面承擔的責任、義務、工作等也不同,古代社會男尊女卑思想在各個不同國度都比較嚴重,對于這種形式,服飾藝術上的男女區別自然會體現出來。由于女性“主內”、男性“主外”的形式,使女人成為男人“私有財產”,女人們相信“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說教,甘心成為花籃、花朵、花園以為男人取悅,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就造成世俗觀念里,女性應柔弱、豐滿、文雅、溫和,其服飾色彩豐富富于裝飾性。而男性則剛強果斷、矯健有力、充滿活力。著裝應是暗淡、乏味、不引人注目的。
男女性別著裝上的差異,雖然強化了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反映了人類世界中的兩性心理需要互補的天性,是兩性之間尋找相互性的一種文化形式。而當人類進入高度文明,這種文化形式又將導致兩性服飾的模糊性。
進入20世紀,由于戰爭,婦女走出家門,脫掉層層枷鎖,穿著與男人一樣的服裝,干著男人能干的工作。至此女人們發展了自己的思維應當怎樣找到自己獨立的位置,中國就曾出現過“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性服飾階段。
本性回歸縮小兩性差異
“上帝創造”人類以來,兩性之間彼此無距離,是文明加劇兩性的差別。最后又是文明將兩性縮小。進入高度文明的今天,返璞歸真在大工業化、信息化、電子化的時代中呼聲愈來愈烈,人類苦苦經營的“女性的陰柔之美”“男性的陽剛之美”,就要被這呼聲所淹沒。用服裝遮蔽肉體的倫理功能來詮釋人類著裝行為已不合時宜了,取而代之的是原始的自然人體回歸的一種思想傾向和行為方式,用薄、透、露來展示人體魅力,用男裝女性化設計、女裝男性化設計來泯滅性別的差異。
服裝設計大師夏帕瑞莉將這一理念用于女裝的設計上,第一次將墊肩用于女裝設計之中,夸張了女性肩部的寬度迎合了“反對男權主義”、追求個性自由女性的心理愿望。維維安·韋斯特伍德,在“反體制思潮”的啟發下,大膽地以幾乎粗暴的方式,將各種不可想象的材料和樣式組合在一起,明目張膽地向傳統挑戰,并把自己的服裝店取名為“性”和“叛逆者”。一切設計都稀奇古怪、與眾不同。這種怪誕、荒謬的設計立刻博得西方年輕人的喝彩,成為“朋克”的精神領袖。她的服裝品牌是年輕人的首選。她的放蕩不羈的設計思想完全擺脫了傳統束縛,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服裝的傳統觀念。
牛仔裝第一個沖破了性別的局限。它失去了性別色彩,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單性”或“中性”服裝,促使東西方女性褲裝樣式合法化。牛仔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20世紀后半葉的時尚設計師們不斷地變幻著牛仔的形象,水洗、褪色、破洞、撕口等被視為“頹廢”的現象成了“回歸自然”的注解。也是20世紀服裝民主化的反映,它摧毀了過去服裝上的性別歧視傾向;從時尚風潮上看,它是“年輕”的、“活力”的象征,是呼喚生態平衡的環保意識和返璞歸真的象征。也將是21世紀繼續生存和發展的絕對條件。
服裝設計的兼容性
服裝設計最終研究的對象是人,人具有千差萬別的個性特點,這就要求設計師滿足服務對象的差異性和變異性。設計具有發散性、多樣性、靈活性的思維,就需要沖破定式思維的框限,找到創造靈感,而兩性服飾設計的差異性又是最近的“親緣關系”,不妨從其兼用性上進行思考。兼用性設計思維不同于“中庸性思維”,后者是指中國傳統中的“中和”美學思想,凡事取中。而服裝設計中兼用性并非只是外在的形式借鑒,而是發生著本質的變化和風格的遷移。交相滲透、兼容并蓄、多樣統一、產生新變化。喬治·阿瑪尼意大利高級成衣設計師,他的女裝設計風格就是移植男裝的結果,這也得利于他早年男裝設計的基礎,“我的第一批女士上裝實際上用的是男裝的式樣,女人尺碼而已”正是這別具特色的男子氣的造型,使時裝界在經歷了反叛和狂亂之后,開始了女裝新造型時代。他的女裝肩部寬大,使女裝在外形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寬肩時代,并發展到內衣設計中,有人說他是在玩性別錯位游戲,而真正能體現設計師設計神韻的絕非是形式,而是一種風格,一種品位,一種個性的體現。
服裝的兼容性設計符合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方式和審美趣味。特別屬性帶來的服裝著裝意識,已被人們突破。從異性化設計中吸取靈感將是設計師挖掘靈感又一領域。由于社會文化的建構,兩性著裝規范,將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趨向一致統一。服裝不再是維系社會架構的一項重要條件,單一的性別模特將受到挑戰。掌握和運用服裝兩性設計的兼容性,是設計更豐富更新穎、更具社會性時代感,是值得設計師關注和討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