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夏,受數碼革命洗禮的一代成為21世紀的主要意見領袖,他們的品位、思想和行為影響著所有人,而且標志著一個時代的過去和新世界的到來。由此帶來的三種方式改變也預示著三種潮流趨勢。
設計重點
1、喜歡
2、風格主導
3、創造原始與高科技的混合物
4、搭配具有諷刺意味與意料之外的東西
5、創造現代神話
6、捕捉奇特的東西
7、剪貼各類風格、體裁
8、拼湊瞬間和連續性
9、利用原始的東西
10、采用極端的編輯
這三種方式的改變是:“原始未來主義”通過引入原始簡約的科技建立新紀元的基礎;互聯網衍生出反應快速和生活方式多樣的“JPEG世代”,他們喜歡傳輸圖片,生活在截圖世界里;“電影世界”以國際通用的手法用視覺語言反應這些改變,重新塑造過去最美好的東西,使之適用于這個迥然不同的世界。
正在發生的事情和改變的速度令人震驚,但我們可以使這些巨變變得真實、可理解和運用。
趨勢一:原始未來主義
原始未來主義采用高科技的現代美學,將古代、神話、原始的元素相融合。粗糙的結構以及經過處理的光澤表面,創造出高度技術性的混合體。透過干性真實的處理和修改后的新形狀,探索這一設計方向的源頭。
特立獨行的科學家剛剛創造出全球首個人造生命,這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設計師的有機組織是建立形成而不是演化出來的。同時,我們發現,直到今天,原始人的基因依然存活在我們的DNA里。原始未來主義對于我們遺傳到什么提出疑問,并回歸到古代和原始時代,為我們的未來引領出新觀點。
趨勢二:電影世界
電影院是一個框架,里面是一個經過過濾、濃縮而成的真實世界。一個世紀的不同類型電影激發出許多的情感,它們各不相同,卻都充滿詩情畫意和無限感性。光與顏色引發懷舊的回憶,產生出各種色盤和質地。陳年經典電影的粗顆粒和質地啟發形成有觸感的表面和復古的處理。
從電影院至電視,從電腦至手提裝置,移動圖像從一夜的娛樂變成不可缺少的系列資訊。電影的誘惑性意味著設計師們開始制作電影而不是時裝秀,而出版商也制作電影而不是出版雜志。
Guggenheim Foundation的總監Nancy Spector表示:“沒有任何媒體能夠像視頻一樣擴展創意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