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控費”大局已定:藥品集采常態化 復合支付箭在弦上
醫保支付創新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和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國醫療費用支出不斷增加。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高效滿足更多人的醫療需求,醫保控費成了新醫改的重要目標和方向之一。為了應對支付壓力和挑戰,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都在加緊聯動,通過制度和機制創新,推進復合支付改革、醫保和商保的融合發展,從而惠及更多患者。
醫保控費的影響正在持續深入。
10月1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官方發布了《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了此次試點目標:用1-2年的時間,將統籌地區醫保總額預算與點數法相結合,實現住院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
其中,復合醫保結算與支付方式是患者與醫院共同關心的問題。《通知》指出,將根據按病種分值付費的特點,完善相應的醫保經辦規程和協議管理流程。
試點城市將開展病種費用測算,分類匯總病種及費用數據,根據各病種平均費用等因素計算分值。試行分值浮動機制,引入醫療機構等級系數,區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分值,并動態調整。對適合基層醫療機構診治且基層具備診治能力的病種,制定的病種分值標準在不同等級醫療機構保持一致。
對此,廣東威爾醫院聯合醫生集團創始人兼CEO林子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醫保支付方式的轉變是好事,因為根據病種進行收費意味著把錢用在了“刀刃上”。其次,對于杜絕騙保的問題有一定幫助,并且有利于加大醫療本身對技術含量的重視以及減少對醫療器械的依賴。
加碼醫保控費
醫保控費已經作為國家長期的一項政策。
為了減少醫療費用中不必要的支出,高效滿足醫療需求,減少不合理的資源浪費,醫保控費是其中一個手段。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加劇了我國醫療費用緊缺的情況,醫保控費無疑將持續推進下去。
據國家醫保局統計,2019年全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23334.87億元,比上年增長9.12%,總支出為19945.73億元,比上年增長11.9%,總體上處于收支相對平衡情況。
盡管如此,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醫療費用支出的增速也在不斷攀升。一些中西部省市曾出現多年都沒有當期結余的情況,甚至有些地方累計結余也非常吃緊,醫保基金在“穿底”的邊緣。
盡管存在著不少爭議,但從長遠來看,醫保控費仍然是醫療改革中的大趨勢。
而醫保付費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簡稱DRG),具體而言,DRG支付是根據診斷病人性別年齡、疾病種類、臨床診斷、住院天數、疾病嚴重程度、治療手段等不同因素進行分組,然后根據不同的組別進行付費的方式。
近年來,中國開始推廣DRG這一醫保支付方式。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為了實現醫保控費這一最終方向與目標。從帶量采購到多元復合支付方式,無一不是指向醫保控費這一方向。而多元復合支付方式也正是建立在醫保控費和帶量采購這一醫改新政背景之下,各方處于相互牽連的關系之中。
另一方面,帶量采購同時對醫保控費產生一定程度的積極效應。
所謂帶量采購,即在招標公告中,會公示所需的采購量,投標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價格,還要考慮企業能否承擔起相應的生產能量。
2019年12月10日,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做好當前藥品價格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深化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堅持“帶量采購、量價掛鉤、招采合一”的方向,促使藥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過去,前往醫院就醫的患者普遍反映醫院藥品存在價格過高的問題,而帶量采購對藥品降價有一定的作用。
據統計,前兩批國家帶量采購共涉及57個中選藥品,藥品費用從427億元降低到了83億元,節約費用344億元,其中降價效應180億元、替代效應164億元。
醫院、藥企端承壓
在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不可否認的是,公立醫院和藥企面臨著不可小覷的挑戰。
就DRG付費方式的推行而言,對醫院的管理問題具有較大的影響。醫院可以通過DRG組構成比、DRG組盈虧情況來定位醫院及科室的發展現狀,通過標桿值比較同類醫院及本院各科室的排名,發現費用或住院時間差異大的DRG組,分析高費用DRG組的成本構成,尋找可壓縮空間,從而根據成本效益分析選擇最優的臨床路徑。
但DRG付費也對醫院在成本控制、人工配置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首先,推行DRG付費方式后,臨床檢驗人員將會縮減。以血常規檢查為例,為了控制總消費額度,此類檢測項目會被取消,因為要預留出患者用藥的額度。能經驗判斷用藥的,必定不做體檢。因此,包括體檢和急診化驗業務量都會縮減,而相關檢驗人員也會隨之減少。
其次,臨床醫生也會減少。DRG模式下,一種病需要哪些藥,基本都固定化,門診醫生的含金量部分變成了疾病判斷。
與此同時,為公立醫院提供藥品的藥企面臨著更嚴峻的沖擊。
從帶量采購方面來說,藥品如果不中標,企業的生存將是一個問題。但就算藥企中標了,也可能面臨著成本優化的巨大壓力,如何降低成本完成規定數量藥品的生產是一大難題。為此,企業裁員減負將成為順理成章的成本優化方式。
總而言之,不管中標與否,藥企都面臨著不小的困境。“4+7”帶量采購試點以后,可以直觀地發現,不少藥企效益與利潤縮水了。根據艾美達全國公立樣本醫院的一份數據顯示,以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為例,2019年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銷售額下降趨勢。
林子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帶量采購對公立醫院影響挺大的。首先,帶量采購使得藥品價格公開,一定程度上壓縮了以往藥品交易中公立醫院端長期存在的灰色收入。而收入降低最直接的反映是醫院的管理層和醫生收入也會減少。其次,藥廠的利潤也會下降。再者,就醫院經營來說,可能有的藥廠不再愿意向醫院端供藥,或者說供藥的品種有限,所以藥物的品種跟原來相比會差很多,最后可能導致臨床工作開展因為這些因素而出現問題,盡管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但仍會產生一定影響。”
廣州某三甲醫院采購科工作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帶量采購短期內對公立醫院端資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未來醫療發展的趨勢應該是回到醫療服務本身,解除以往“以藥養醫”的發展模式。
談及醫保支付方式未來的發展趨勢,林子洪認為,最主要的方向應該是多勞多得,高技術含量則多得。并且將付費進行分級區分,讓層級管理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在醫聯體和醫共體層面,醫保能進行統一結算也是將來的發展方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