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8月同店銷售按年上漲8.8% 扭轉連續三個月下滑趨勢
8月日本的炎熱天氣刺激Uniqlo優衣庫本土市場銷情轉旺,包含在線渠道的同店銷售按年上漲8.8%,扭轉了此前連續三個月的下滑,其中顧客數量和客單價分別有3.9%和4.7%的提升。
截至8月底的下半財年日本同店銷售同比增長3.3%,較上半財年的8.4%顯著放緩,其中顧客數量更從上半年增加4.2%退步至下跌1.2%,入夏以來日本的地震、暴雨和臺風等天災都打擊了到店客流,如7月初就因為西部雨災而臨時關閉了80間門店。而客單價則穩中有升,升幅從上半年的4.0%擴大至4.5%。
日本Uniqlo優衣庫全年同店銷售按年增加6.3%,較上財年的1.1%明顯回暖,顧客數量和客單價分別實現1.7%和4.4%的增長。
7月發布三季度業績時,管理層曾警告日本Uniqlo優衣庫業務會因為夏裝需求受挫需要促銷清貨而導致四季度盈利倒退。
8月24日,Uniqlo優衣庫母企Fast Retailing Co.Ltd.(9983.T)迅銷集團在主要競爭對手、全球第二大服裝零售商Hennes&Mauritz AB(HMb.ST)的大本營瑞典斯德哥爾摩開設了當地首間門店,標志著進軍北歐的第一步。
迅銷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柳井正親自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和店鋪開幕儀式,他形容Uniqlo優衣庫斯德哥爾摩門店的開業是“歷史性的時刻”。對于媒體將H&M形容為競爭對手,柳井正表示H&M到日本開店時都會選址臨近Uniqlo優衣庫的店面,他們十分成功,同時也帶動了Uniqlo優衣庫的客流,因此來到瑞典市場Uniqlo優衣庫也開在H&M(和Zara門店的)視線范圍內,“我相信這會共同刺激我們的銷售,”他對記者說道。他又稱對H&M和同樣發源于瑞典的Ikea宜家都懷有尊敬之心。
Uniqlo優衣庫在當地發表新聞稿稱,四層面積共1,580平方米的新店開業第一個周末就吸引了上千人在店外排隊。該店是品牌在歐洲第七個市場的第76間門店,明年春季該品牌也將進軍丹麥在哥本哈根插旗。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柳井正表示集團并不急于在北歐大規模快速擴張,他認為“首先要在第一間門店獲得成功,我們要致力讓顧客回頭。”
Uniqlo優衣庫今年初在泰國曼谷郊區開設了第一間臨街商店并將以此為東南亞擴張重點模式
在繼續穩步拓展歐洲市場的同時,迅銷更大的野心還是在亞洲。集團高級副總裁兼Uniqlo優衣庫印度首席執行官Satoshi Hatase透露要在2022年前將東南亞及大洋洲的門店總數提高一倍到400間,擴張重點改為走出商場、走向郊區開設臨街獨立門店,以達到五年內把當地收入從上財年的1,000億日元增加至3,000億日元(約合27.1億美元)的目標。
Satoshi Hatase指出今年3月在曼谷設立的東南亞首間臨街門店獲得了巨大成功,第二店也已在該國開業,接下來目光將投向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他表示隨著品牌在該區收獲了相當的知名度,而且預計中高收入消費者人數將大幅增長,現已到了布局郊區市場的合適時機,而該策略正是當年品牌在日本取得成功的關鍵。
此前,泰國的35間Uniqlo優衣庫門店全部開于商場內。截至2月底,該品牌在東南亞和大洋洲設有約180間門店,大致持平于Zara母公司Inditex SA(ITX.MC)印地紡集團,而Hennes&Mauritz AB門店總數為130間。
繼5月揭露2019年秋季進軍印度的計劃后,迅銷上周又宣布將在相同時期入駐越南市場。Satoshi Hatase也提到對老撾和緬甸的興趣,最終目標是覆蓋東南亞的所有國家和地區。
越南業務由迅銷與Mitsubishi Corp.(8058.T)三菱商事聯營,兩者各占75%和25%的股權。Zara在2016年9月擴張至越南,現分別在胡志明市和河內各設一店,一年后H&M亦殺到,目前六間分店平均分布在這兩大城市。
截至5月底的三季度海外Uniqlo優衣庫業務為迅銷貢獻45%的收入,收入同比增長23.7%至2,086億日元,營業利潤更大增63.7%至316億日元,前三季度營業利潤按年上漲65%后累計達1,124億日元,逼近日本Uniqlo優衣庫的1,200億日元。三季度期間大中華區、南韓、東南亞及大洋洲業績表現強勁,歐洲也在俄羅斯的帶領下錄得同店銷售增長。
全球20個市場的2,000間Uniqlo優衣庫門店中,日本本土市場設有接近800間門店,中國門店總數超600間,是迅銷的最大海外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