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大力提振紡織業,中國紡企赴巴投資靠譜嗎?聽聽專家怎么說!
日前,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同意將2019年定為“巴中產業合作年”,并簽署了產業合作諒解備忘錄,為促進巴基斯坦紡織等重點產業發展提供了框架。據悉,巴基斯坦將繼續為中國紡企在中巴經濟走廊中的項目推進提供便利,并希望由此產生“拉動效應”。
那么,中國紡企將在今年巴中產業合作中獲得哪些優惠,面臨哪些機遇,同時須注意些什么?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巴基斯坦紡服產業研究專家、紡織行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王華。
政策優惠措施更具針對性
今年年初,巴基斯坦計劃發展部長巴赫蒂亞爾會見了中國駐巴大使姚敬。中巴雙方同意在2019年將巴基斯坦開普省的拉沙卡伊特殊經濟區、旁遮普省的M3特殊經濟區,信德省的塔貝吉特殊經濟區作為優先發展對象,并加快特殊經濟區的建設。這些產業經濟活躍區恰恰是巴基斯坦紡織服裝產業重要集聚地。
王華對此談道,巴基斯坦60%以上的紡織企業集中在旁遮普省,30%分布在信德省。旁遮普省的費薩拉巴德是巴基斯坦著名的紡織工業城,擁有大、中、小型紡織廠和作坊構成的紡織企業群,其紡織品年出口額占巴全國紡織品年總出口額的58%。巴基斯坦主要的紡織技術機構和設施也集中在該城,包括巴基斯坦農業大學、巴基斯坦國家紡織大學、巴基斯坦棉花科研所和巴基斯坦農業科研所等。
王華認為,2019年“巴中產業合作年”將這些地區作為優先發展對象,將為巴基斯坦紡織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如果巴基斯坦當地政府能夠兌現承諾,那么巴基斯坦紡織服裝業在未來6個月內能夠將出口額提高20%。
據了解,全巴紡織協會(APTMA)正敦促巴政府干預國家輸配電公司在這些地區為巴出口型企業提供不間斷供電。該協會負責人提到,過去位于旁遮普省的紡織廠曾遭受了嚴重的斷電,導致生產活動終止。王華認為,作為產業優先發展地區,電力供應等基礎保障是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
另外,為了配合今年特殊經濟區建設,巴基斯坦經濟協調委員會決定于2019年2月1日至6月30日對進口棉花免征關稅、附加稅和銷售稅。王華就此解釋道,巴基斯坦紡織業年均需求棉花達1600萬包,每年要從國外進口400萬包棉花,是全球第三大棉花消費國。
王華說,受困于種植技術局限,巴基斯坦國內生產的棉花主要是短至中長短纖,為轉化高附加值成品,當地紡織制造商需要大量進口長及超長短纖,以獲得更細的紗線支數。而在此之前,巴基斯坦棉花進口需征收3%的關稅、2%的附加稅和5%的銷售稅。王華認為,巴基斯坦對進口棉花免征關稅將有利于在當地投資的中國紡企降低原料成本壓力,提高產品品質,獲得更大收益。
紡服人才交流逐步拓寬
在2019“巴中產業合作年”里,中方同意在技術和職業培訓領域向巴方提供支持,包括職業培訓機構升級、職業培訓人員交流和職教人員能力建設,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培養熟練勞動力。
近年,上海嘉麟杰紡織品股份有限公司購買巴基斯坦馬蘇德制衣廠24.36%股權,該制衣廠是巴最大的一體化針織供應商和成衣出口企業。為配套高端成衣生產,嘉麟杰在旁遮普省費薩拉巴德市新建工廠,這一合作項目計劃為當地解決5000個直接就業崗位。
據了解,嘉麟杰為巴基斯坦紡織行業帶來了先進、成熟的生產工藝,數十名中方技術人員手把手地培訓當地員工,尤其注重對非熟練女工的技能培訓,有力促進了相關員工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
王華就此談道,巴基斯坦國內勞動力資源豐富,吸引投資能夠解決其就業問題。據巴基斯坦財政部統計,巴基斯坦適齡勞動力有6050萬人,年齡結構非常年輕化。這對勞動密集型紡織業來說是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目前,巴基斯坦基礎教育水平不足,因此勞動力市場主要由低技能勞動力組成。不過,當地的勞動力較為聰明且容易管理,只要給與適當的激勵機制、尊重其宗教習俗,通過培訓能達到生產所需要的標準。而且,目前該國紡織服裝企業勞動力多以男工為主,單一工種的效率高于不少亞洲國家。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該國勞動力具有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中巴雙方政府非常強調兩國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并為此提供更多簽證便利。王華舉例道,中國是巴基斯坦學生重要的留學目的地國,約有25000名巴基斯坦留學生在華學習。日前,東華大學先進纖維與低維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在纖維材料與器件相關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實驗室建立起了一支以“一帶一路”國家為主體的國際化教學與科研團隊,主要成員包括巴基斯坦等各國的教師及留學生。
去年,中巴經濟走廊的第一個教育合作項目,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的旁遮普天津技術大學正式開學。這所學校是天津工業大學等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合爾工程技術大學共同建設的一所高等院校。天津工業大學重點支持紡織與服裝學院的建設。在合作協議正式簽署前,天津工業大學等高校為巴基斯坦相關專業師資進行了短期培訓,同時選派學科專業包括院長、系主任在內的高級教學管理人員赴巴基斯坦任職任教。
產能合作風險和機遇共存
王華同時指出,機遇往往和風險共存。盡管“巴中產業合作年”為中國紡企赴巴投資帶來諸多優惠措施,但中巴產能合作的風險猶存,主要有于政治風險、債務風險和社會是否穩定的風險。另外,越來越迫切的電力供應問題仍然是阻滯巴基斯坦紡織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還有就是棉花原料缺口逐年加大。更關鍵的問題是巴基斯坦出口的低附加值紡織品比重過大,在出口多樣化方面進展不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