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外觀質量檢驗的一般步驟
檢驗內容:
紡織品外觀質量檢驗是從顏色的準確性開始。
其檢驗流程如下:檢驗顏色的準確性;原料疵點、檢驗織造疵點、前處理疵點、染色疵點及整理疵點,按照標準要求決定是否開剪降等或放碼。
當顏色準確性檢驗如出現爭議,可根據電子測色配色系統的測量結果解決爭議問題。
1)原料疵點
原料存在疵點有明顯大肚紗、條干不均勻、接頭過多、紗結、異性纖維、網絡絲不良、氨綸包覆絲質量不過關、混紡紗混合不均勻等等,都可能引起織物降等。
2)織造疵點
織造疵點原因是來自多方面,設備本身、原料、環境、溫度和濕度、操作者技術水平、織物組織結構等等都會造成織造疵點。
以機織物為例,斷經斷緯、縮紆縮緯、停車痕、緯檔、接頭、錯經、錯緯、緯密過密或過稀、布邊松懈、卷布軸松動、上機門幅過窄過寬、組織結構錯誤等等,都屬于織造方面常見疵點。
3)前處理疵點
染廠前處理對不同品種,疵點的特點也不盡相同。對全棉或滌棉漂白織物,白度是否合格顯得極為重要。對滌綸強捻織物,堿減量加工以后的強度問題是重要之重。
對爛花加工的滌棉產品、生物酶拋光處理的磨毛棉織物和萊賽爾織物,對強力損傷問題仍然是重要問題。
有時前處理工序的疵點在本工序加工時無法發現,如滌綸減量織物減量后出水不凈染色后織物表面就會產生黃斑。棉織物退漿不凈就會在染色后的織物表面產生"漿頭跡",煮練不凈就會在織物表面殘留棉籽殼等等。
對缺乏經驗的檢驗工,可能會把這類疵點全部當作織造方疵點或染色疵點。但無論是前處理疵點還是染色疵點,檢驗人員發現這些疵點都要做出標記,及時告知。
4)染色疵點
染色疵點相對簡單,染色疵點在織物表面上具有有別于底色的顏色和不規則外形等特點。色點、色斑、色跡是最常見的染色疵點。發現這些疵點并作出明顯標注,按檢驗標準進行處理。
在染色過程中很有可能因各種原因造成織物的堵缸或斷頭,特別是堵缸會對紡織品造成極大的傷害,在織物表面產生向雞爪印形狀,此類疵點很難回修。
5)整理疵點
整理疵點顯現多樣性。磨毛整理、拉毛整理、生物酶拋光整理是比較常見的加工方式。絨毛的長度、密度和均勻度是檢驗整理質量的主要指標。對全棉織物的樹脂整理,織物的強力損傷問題也不容忽視。
對織物的功能整理,無法通過外觀檢驗獲得令人滿意和信服的檢驗結果。而對于大多數織物都要進行加工的柔軟整理來說,在外觀檢驗方面有兩點需要引起特別的注意。第一就是是否拔絲,第二就是織物表面有無硅油斑。
紡織品柔軟整理時大多通過浸軋柔軟劑來改善織物手感。柔軟劑在織物上含量過多,會明顯地降低織物經紗或緯紗之間的摩擦系數。在外力作用下,經紗可以沿著緯紗發生比較明顯的位移,在織物表面產生拔絲現象。
6)標準的選擇與執行
對所有產品來講,外觀檢驗屬于產品標準中技術條件的重要內容。由于紡織品多種多樣,對采用什么標準來檢驗,在貿易公司與客戶簽訂加工協議以后,做好標明檢驗標準,而貿易公司在與印染企業簽訂加工協議時,多數是參照4分制標準,這樣具有較好的操作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