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產業用紡織品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作用及發展建議
產業用紡織品是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廣泛應用于民生產業,而且在國家戰略安全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醫療衛生、安全防護、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行業的戰略支撐力量。其科技創新活躍,產品附加值高,一直是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行業。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在紡織行業中占比從2010年的20%增長到了2019年的30%左右,位居紡織行業三大終端應用(服裝、產業用、家用)的第二位;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工業增加值增速等指標在紡織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水平。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已成為我國工業體系中最具活力的領域之一,未來的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從1984年“產業用紡織品”概念的提出,到如今產業用紡織品因其無所不在的“身影”而被行業內外所熟知,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這30多年來,產業用紡織品因其高性能、功能性和應用領域的廣泛性等特點,在病毒防控、洪水防治、抗震救災、火場救援、核泄漏處置、海洋漏油治理、戰爭和恐怖襲擊應對等各類重大突發事件中發揮著獨特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再次顯示了其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和行業內企業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在疫情爆發之初即積極投入防控新冠病毒戰役中,克服諸多困難,組織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用防護物資的生產,竭力保障原輔料的正常供應。同時,中產協在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深入研判疫情對行業企業發展的影響,推動復工復產、提出政策建議和輿論宣傳引導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抗擊疫情中的工作得到了國務院和國家相關部委領導的深度認可和大力贊揚。
產業用紡織品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作用
抗疫擔當,安心屏障
口罩是醫務人員抗擊疫情的“武器”,是保護群眾健康的“盾牌”;醫用防護服,則是抗疫一線“戰士”的“盔甲”和“戰袍”。口罩和醫用防護服都屬于產業用紡織品的范疇,是防控疫情中需千方百計保障的重點物資,也是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熱切關注的焦點。無論是2003年的抗擊“非典”,還是當前的防控“新冠”,口罩和醫用防護服在阻病毒、防感染、增安全、保健康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讓國家放心、讓人民安心的屏障,為抗“疫”取得最終勝利提供了強力保障。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來說,這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口罩、防護服用原輔料、裝備、產成品等產業鏈上的生產企業都積極行動起來加入防控“疫情”的戰斗,為口罩、醫用防護服的生產提供了強大的支援,為緩解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狀況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疫情面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內企業跑出了中國制造加速度,體現了行業的抗疫擔當。
強基固本,長治久穩
土工合成材料在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在防汛搶險中發揮著防護、隔離、排水、反濾等作用,可及時排除險情,達到強基固本的目的。并且,土工合成材料在堤壩建設中的應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工程質量,延長工程使用壽命,節省工程成本,對生態環境保護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1998年,長江、松花江和嫩江發生全流域大洪水。伴隨著抗洪斗爭,一種俗稱“土工布”的土工合成材料因在抗洪搶險中的顯著功效而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國務院領導多次明確指示要在防汛搶險中推廣應用土工合成材料。當時一位國外的土工合成材料專家在看了中國的洪災報道后感嘆:如果在堤壩建設中廣泛采用土工布,中國這次洪災所造成的的損失會小得多。此外,在這次抗擊“新冠”疫情戰役中,土工合成材料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防水防滲、防護工程建設過程中,其地基防滲層均采用了土工布和土工膜,從另一側面為抗疫工作提供了支撐。
搶險救災,消除危害
帳篷、救援和逃生繩(索)具、特種防護服裝等產業用紡織品是地震、火災、油罐爆炸等各類災害中的重要保障物資,對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帳篷、救援索具、空投儲水袋等“生命救援”器具在汶川、玉樹震后搶救生命、受災群眾安置中提供了有力支撐;特種防護服裝為一線救護人員在火災、核輻射等特殊環境下的救援提供了身體和生命安全保障。
此外,功能性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可以有效減少核泄漏事故中放射性物質的釋放;攔油繩索、油污過濾布、吸油氈在原油泄漏事故中的使用,可以快速處理事故現場,避免造成更大不利影響,并且可實現高效回收原油;高分子柔性膜結構材料可更快速、便捷地實現海上應急救援。隨著原材料、技術、產品的不斷創新,產業用紡織品在應急救援中的作用還將繼續拓展。
裝備保障,減輕傷亡
為了維護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國民生活的安全穩定,公共安全一直處于重要地位,軍事及國防安保體系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保障受到各國的高度關注。防彈衣、防彈頭盔等防彈類紡織品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單兵防護裝備,在保障士兵人身安全中發揮著日益關鍵的作用。
近年來,在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下,戰爭和恐怖主義活動依然存在,全球武裝沖突數量和致命/非致命武器傷害數量不斷增加,給士兵、警察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在此情況下,具有防彈、防刺、耐熱阻燃、防化等功能或多種功能復合的防護用紡織品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減輕戰爭、反恐中造成的人員傷亡有著重要的作用。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建議
在重大突發事件頻發、防控難度不斷加大的嚴峻形勢下。大力發展產業用紡織品能為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可提升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全社會抵御風險水平,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應對各類重大突發事件和當前疫情防控中發現的問題,就行業的未來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完善應急儲備機制,提高保障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最牽動人心的當數口罩、醫用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的儲備和供應。醫療機構出現口罩、醫用防護服供應極度緊張的情況,市場上也出現口罩供應短缺、哄抬物價的行為。為緩解口罩、防護服供不應求的局面,各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部署,千方百計多管齊下,全力以赴增產擴能,產進并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給緊張的情況,但面對巨大缺口,依然顯得力不從心。當前情況下,完善口罩、醫用防護服國家應急儲備機制,補缺體系中不健全部分,迫在眉睫。
針對現行應急儲備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完善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等應急物資儲備標準,建立中央、地方和重點企業分級儲備體系,明確各級政府物資儲備的品種、規格、數量、時間、更新等;健全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等應急物資定點生產制度,引導社會資源投向物資儲備和生產;制定稅收減免政策,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儲備應急物資;在應急物資采購、緊急征用、志愿捐助和災害救助等方面建立誠信制度和各類主體信用記錄。
調整統計分類體系,精準行業信息
加強標準體系建設,統籌質量監督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是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產業用紡織品分會(TC209/SC7)的主任單位,國際標準化組織土工合成材料技術委員會(ISO/TC221)國內技術對口單位,承擔著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的國內和國際標準化工作,同時承擔了紡織行業的國家軍用標準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尤其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行業深感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標準化工作的組織形式與行業在國家公共安全、應急保障中的重要作用不相符,不利于專業化、系統化的運行和管理,不利于產業鏈上下游、行業間的協調和交流。
建議強化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標準化管理職能,開展更專業、更高效的標準化和全產業鏈的標準化協調工作,調動更多的資源服務于環境保護、應急突發事件、安全防護、醫療健康等當前經濟發展重點和熱點領域,形成跨部門的協同機制,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標準的無縫對接和配套政策的完善,實現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化全面統籌管理和質量監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