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外貿40年變遷之路:從華強北檔口到跨境供應鏈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四十年里,深圳特區在經濟領域的先行先試,成為全國的典范。民營企業的迅猛發展、服務貿易業的快速增長,都成為“深圳特色”。
在外貿領域,深圳更是走在全國前列,進出口總額從1979年的1676萬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9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總額連續27年穩居內地城市首位。
盡管受疫情沖擊嚴重,但今年5月,深圳進出口仍實現雙增長,外貿動力強勁。深圳外貿快速發展的同時,進出口貿易方式更趨合理,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貿易市場日趨多元,外貿對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阿里巴巴國際站深圳大區總經理劉國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線上新外貿逆勢上揚,各個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就整個國際站而言,2020年上半年,平臺實收交易額同比增長80%(按美元計價),訂單數同比增長98%,支付買家數同比增長60%。其中深圳增速明顯超過線上全國平均水平。深圳上半年商家線上交易額增長102%,隨后持續加速增長,7月交易額增長149%。
華強北外貿人的轉身
在老一輩人的記憶里,華強北是深圳的最大標簽。華強北給了年輕人公平競爭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過上富足穩定的生活,更是出現了不少造富神話。而在華強北也留下了無數外貿人的發展足跡。
深圳貝斯德爾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漢葵就是其中一個深圳外貿人的縮影。2009年,林漢葵只身前往華強北創業,從華強北的小檔口開始,賣手表、平板、安防用品等,內貿外貿都做;到2010年,入駐速賣通,2012年注冊成立了深圳貝斯德爾科技有限公司,隨著經營的深入,開始利用供應鏈和行業經驗優勢,專注安防行業,生意越做越大。到現在,公司已發展到30多人,年銷售額超過1個億。
林漢葵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2009年畢業后,我在外貿公司待了一年,之后和在華強北的同學一起做的檔口,同學給我介紹了供應鏈,也借了3萬塊錢給我做啟動資金。當時在太平洋外貿市場主要做的是老外的生意,開始的時候生意還可以,沒有什么生存壓力,基本上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但2010年開始,傳統的外貿開始走下坡路,華強北柜臺的買家們也越來越精,貨比三家成為常態,多數同行都感受到大批量拿貨的買家越來越少。
林漢葵說道:“2009年在外貿公司的時候十幾萬美金一單的訂單很普遍,但后面就沒有了,當時柜臺現場交易雖然每天都有生意做,但是金額比較少。隨著B2C成為新的趨勢,公司試水將外貿業務開始轉至線上,一開始既做速賣通也做別的平臺,經歷了整個外貿線上平臺生態的野蠻生長期。這期間平板手機配件,錄像機等等都嘗試過,邊嘗試邊淘汰,直到2014-2015年步入良性循環,通過一邊摸索供應鏈的整合,一邊進行資源梳理掌握了優勢,2015年開始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回顧自己剛到深圳華強北時的生態,林漢葵說道,現在的華強北跟那個年代已經完全不一樣,昨天我再次去到曼哈,數碼城、太平洋,發現已面目全非。2009年時,因為高性價比,整個產業都比較集中,曾經的太平洋數碼城一樓到六樓都是賣監控設備,而現在則被手機配件,美妝等服務于線下客戶的業態占領。
而自己聚焦的安防領域隨著產業升級和大環境的變化也呈現出不一樣的外貿變局,線下大宗交易開始減少,線下展會也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轉移到線上成為趨勢。
林漢葵表示:“雖然算不上成功人士,但是通過外貿轉型把產品賣向世界,我在深圳有了房,有了車,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最早在華強北檔口里和背著麻袋的老外做生意,而今天,深圳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也帶動了外國人和我們做生意的形態的變化,跨境電商開始在外貿出口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跨境電商新外貿
在深圳的外貿企業中也不乏大廠的身影。
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供應鏈負責人王添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深圳這個地方,一直沒有變的事情就是創新和創業的文化,這是這個城市的靈魂和底層。
無論是原來的跨境電商,還是后來的外貿綜合服務,再到今天的跨境供應鏈、復制化的外貿商業平臺,所有的新理念,只要是貼近市場、貼近客戶需求的,深圳作為外貿的先行者,都展現出了責無旁貸、舍我其誰的擔當,起到了創新、突破的作用。
王添天說道:“這也是為什么一達通跨境供應鏈的總部設在深圳,因為深圳這個地方確實有強大的企業家文化,而且有更加公平的創業、立業的商業環境和意識形態。”
康佳集團成立于1980年5月21日,前身是“廣東光明華僑電子工業公司”,是中國改革開放后延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也是伴隨著深圳特區四十年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企業。
隨著國內市場相對飽和,觸達天花板,向外走做全世界的生意,是近些年中國品牌探討的熱門話題。康佳的國際化并不是從跨境電商開始的,作為中國家電企業的老牌品牌,康佳早在1994年就已開始了全球貿易布局,但過去一直是走傳統批發出口模式。這一模式下康佳出口規模已達到四五十億人民幣。
但近些年,在國際貿易訂單日益碎片化,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大勢下,傳統外貿出口模式使得民族品牌出海落地生根遇到了瓶頸,在國內家喻戶曉的國民品牌常遭遇“海外無人知曉”的尷尬,由此,康佳開啟了探索國際市場的另一條新路子——跨境電商。通過變“訂單經濟”為“需求經濟”,使得深圳工廠和企業繞過海外批發分銷商,直面消費者,海外買家可以買到定制產品,工廠企業也可以優化貨品結構、按需生產。
在開創新外貿的探索道路上,無論是每個細小的個體還是大廠們,都在深圳精神之中,永立潮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