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一體化成抗風險“王牌”? 從6家龍頭上市公司業績看前三季度聚酯市場
![](http://static.sjfzxm.com/images/blank.jpg)
充滿變數的2020年眼看著已經進入尾聲。當前,資本市場上各家上市公司三季報的密集披露也基本已落下帷幕。年初至今,聚酯市場的運行呈現出哪些階段性特點?相比上半年,各上市公司三季度的業績有無一定改善?疫情影響之下,哪類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中國紡織報》記者梳理了恒力石化、榮盛石化、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鳳鳴和東方盛虹6家龍頭上市公司的三季報和此前發布的半年報,從中解析不同業績表現背后的原因。
![](http://static.sjfzxm.com/images/blank.jpg)
6家聚酯龍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不一
恒力石化是我國化纖行業首家實現“原油-PX-PTA-聚酯”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發展的企業。當前,公司的化纖產業鏈形成了“PX-PTA-聚酯-民用絲、工業絲、聚酯薄膜、工程塑料”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前三季度,恒力石化實現營收1033.34億元,同比增長35.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8.96億元,同比增長45.16%。上半年,其營收為673.58億元,同比增長59.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17億元,同比增長37.2%。
前三季度,榮盛石化實現營收776.15億元,同比增長30.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6.52億元,同比增長206.17%。
上半年,其營業收入為502.82億元,同比增長27.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08億元,同比增長206.55%。從細分產品看,其聚酯產品實現銷售金額41.23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8.2%,同比下滑19.25%。
前三季度,恒逸石化實現營收613.21億元,同比下滑1.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57億元,同比增長38.09%。
上半年,其營收為394.14億元,同比減少5.55%。截至上半年末,恒逸石化參控股PTA產能為1350萬噸/年,在建擬新增PTA產能為600萬噸/年;己內酰胺產能為40萬噸/年;聚酯纖維產能為650萬噸/年,在建擬新增聚酯纖維產能為181.6萬噸/年;聚酯瓶片產能為200萬噸/年。
前三季度,桐昆股份實現營收328.19億元,同比下降11.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02億元,同比下降26.46%。上半年,其營收為213.43億元,同比下降13.3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12億元,同比下降27.23%。
前三季度,新鳳鳴實現營收230.58億元,同比下滑6.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億元,同比下滑76.51%。上半年,新鳳鳴實現營收135.65億元,同比下降16.93%;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02億元,同比下降65.70%。
前三季度,東方盛虹實現營收156.45億元,同比下滑16.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6億元,同比下滑80.16%。
“總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響,下游消費市場需求不足是紡織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化纖行業的景氣程度在所難免地出現下滑。聚酯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大型企業,需要保證裝置的連續生產,盡管在某一些時段出現較好的產銷率,但整體來看面臨較大庫存壓力。從具體企業情況看,今年以來,較早實行上下游均衡一體化發展戰略的企業,在應對本輪嚴峻市場形勢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良好的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一名聚酯業內人士這樣說。
產品跌價和需求不足使企業壓力倍增
疫情是影響今年聚酯市場運行的主要因素,同時,原油價格大幅波動也持續牽動著市場的“神經”。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紡織下游市場需求嚴重萎縮。同時,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因素疊加。PTA和聚酯產品的主要原料是原油,油價下跌引發的跌價由前端逐步向下游傳導,聚酯產品的價格在不同時間段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整體處于多年來的低價區間。加之庫存累積,聚酯產品的贏利承受重壓。
另一名聚酯業內人士介紹,1~2月,受春節假期傳統淡季和國內疫情突然暴發影響,企業的重心基本都放在抗疫上。3月以后,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防控,但是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大跌,向下傳導至PTA、乙二醇和滌綸長絲,導致長絲價格持續下跌,成交萎縮,庫存推高。進入二季度后,我國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內循環市場和內需消費基本面得到恢復,聚酯產業的基本面也逐漸開始恢復。4月之后,國際油價在經歷大跌之后震蕩上行,對化纖成本面形成一定支撐,滌綸長絲成交量有所放大,價格略有回升。整體看,上半年,需求不足仍是聚酯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
以滌綸長絲為例,從開工率情況看,根據中纖網統計,1~6月,該行業的開工率分別為78.6%、55%、77.4%、83%、89.1%、91.4%。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聚酯行業經過多輪洗牌,尤其是滌綸長絲行業,市場集中度高。大型聚酯企業的裝置雖然也安排了一定的檢修,但基本要保證連續運行狀態,開工率明顯比下游高。
相比之下,由于企業規模不一,且中小型企業較多,下游織造行業整體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加之終端零售品牌采購需求不足,上半年,織造行業的開工率明顯不足。據中纖網統計,1~6月,織機開工率分別為8%、28%、56%、50%、70%、65%。
從產品價格方面看,以DTY150D現貨產品為例,1~6月,其月均價分別為8935元/噸、8773元/噸、7930元/噸、6766元/噸、7003元/噸、7181元/噸。
三季度以來,行業整體運行仍在恢復之中,但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從開工率方面看,據中纖網統計,7~9月,滌綸長絲行業的開工率分別為91.7%、90.7%、92%;而下游織造行業的開工率分別為61%、65%、70%。通過對比可以發現,三季度,織造行業的開工率雖然較上半年有一定改善,但仍顯不足。
從產品價格看,仍以DTY 150D現貨產品為例,7~9月,其月均價分別為6593元/噸、6630元/噸、6479元/噸,價格處于低位區間。
“9月底,滌絲庫存水平仍處于高位水平。”江蘇一家滌綸長絲企業銷售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原材料和滌綸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加大了公司的存貨管理難度,也加大了存貨跌價損失的風險,造成了公司產品的毛利率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
來自光大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也顯示,三季度,滌綸長絲POY平均價格環比二季度下跌約220元/噸,FDY平均價格環比二季度下跌約290元/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慶節后,國內紡織市場出現了一輪火熱行情,下游織廠的開機率明顯提高。隨著下游采購熱情升溫,滌綸市場開始出現持續放量行情,庫存明顯降低。在需求端的支撐下,滌綸工廠報價逐漸上調,現金流扭虧為盈。
來自中纖網的數據顯示,10月上旬,滌綸企業的平均產銷率在150%~170%,POY150D/48F的價格上漲至5270元/噸。10月中旬,滌綸企業的平均產銷率在 100%~120%,POY150D/48F的價格上漲至5450元/噸。10月下旬,紡織下游訂單較前期有所減少,滌絲成交明顯回落,受此影響,滌綸企業的平均產銷率降至50%~70%,POY150D/48F價格下跌至5180元/噸。整體看,10月,滌綸長絲產品的平均產銷率在100%~120%,庫存水平明顯降低,基本處于合理水平。
從開工率情況看,依據中纖網統計,10月,滌綸長絲行業的開工率為89.3%;下游織造行業的開工率今年以來首次恢復至8成以上,達到85%。
煉化一體化項目凸顯較強抗風險能力
“在今年這樣的市場行情下,有上下游一體化配套的企業日子相對好過。”多名聚酯業內人士都向記者這樣表示。這在上市公司的業績中也能體現出來。
恒力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2019年5月實現了全面投產,使其在煉化、芳烴關鍵產能環節實現了戰略性突破。
目前,恒力石化具備年產450萬噸PX設計產能,基本能夠滿足下道PTA產能對PX的原材料需求。今年上半年,恒力石化(大連)煉化有限公司實現凈利潤46.2億元;三季度,其業績表現繼續亮眼,主要也得益于煉化板塊貢獻的贏利增長。
榮盛石化是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控股股東,桐昆股份是該煉化項目的參股股東。今年1月初,浙石化煉化項目(一期)打通了全流程,實現了全面投產。自全面投產以來,其各裝置生產進展順利,開工負荷穩步提升,贏利能力逐步增強。
今年上半年,榮盛石化的煉油產品實現銷售金額133.47億元,占營收的比重為26.54%,毛利率為20.98%;化工產品實現銷售金額184.3億元,占營收的比重為36.65%,同比增長98.55%,毛利率為33.51%;PTA的銷售金額為70.56億元,占營收的比重為14.03%,同比下降26.91%,毛利率為5.78%。
上半年,榮盛石化的石化板塊銷售金額合計為388.34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高達77.23%,同比增幅高達105.07%。從浙石化自身的業績看,上半年,浙石化實現營收275.41億元,實現凈利潤44.88億元。
榮盛石化表示,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自建成投產以來,效益釋放明顯。上半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但煉化板塊贏利明顯,貢獻了大部分的業績。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浙石化項目(一期)產品銷售收入增加所致。
上半年,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為桐昆股份貢獻了8.96億元的收益,成為其利潤來源的主要部分。
“浙石化項目投產以來,穩定了公司的原料供應,能夠為公司提供生產聚酯產品所需要的PX和乙二醇,同時,也為公司貢獻了豐厚的投資收益。”桐昆股份在公告中這樣表述。
11月1日,浙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二期)第一批裝置(常減壓裝置等)投入運行。11月3日,榮盛石化和桐昆股份都發布公告宣布,該項目(二期)投產。
對于實施煉化項目的重大意義,榮盛石化表示,浙石化項目是公司堅持貫徹“縱橫十字雙向發展”戰略的關鍵一環,項目競爭優勢明顯。公司通過不斷延伸產業鏈,既增強了抗風險水平,也提升了持續贏利能力。
安信證券能化板塊分析師張汪強還預計:“4季度,受益于紡織消費市場逐漸回暖帶動化纖產業鏈景氣度回升,以及加油站渠道的鋪開,榮盛石化的業績有望進一步放量增效。從長期來看,浙石化二期項目當前進展順利,后續仍有三期規劃,全球規模領先的煉化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將推動公司利潤規模邁上新的臺階。”
恒逸文萊煉化項目是“一帶一路”重點項目之一,一期工程已于2019年11月全面投產。目前,恒逸石化的原油加工設計產能為800萬噸/年。
自投產以來,恒逸文萊煉化項目一期平穩運行,持續保持高負荷生產,成品油、化工品等產品銷售順暢。
今年上半年,該項目共生產403萬噸產品,其中化工產品為94萬噸,煉油產品為309 萬噸。同時,項目開始向文萊當地供應一定批量的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上半年,該項目的煉油產品和化工產品分別實現銷售收入90.46 億元、15.42億元(對外銷售金額);恒逸文萊實現營收114.93億元,實現凈利潤5.64億元,競爭優勢持續提升。
“今年以來,文萊煉化項目堅持低庫存戰略,并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及時增產柴油、減產航空煤油,極大地抵御了外部風險沖擊。”恒逸石化在公告中這樣表述。
依據恒逸石化此前發布的公告,后續,恒逸文萊煉化項目二期還將建設1400萬噸/年的原油加工產能、150萬噸/年乙烯和200萬噸/年PX產能。
文萊煉化二期項目建成投產后,恒逸石化將新增“乙烯-丙烯-聚丙烯”產業鏈,將有利于提升文萊煉化項目集約化、規模化和一體化水平;也有利于恒逸石化的產業、產品和資產的一體化、全球化和均衡化協同運營。
目前正全力推進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的還有盛虹集團。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規模為1600萬噸/年煉油、280萬噸/年對二甲苯、110萬噸/年乙烯等,預計2021年底投產。
事實上,2019年~2020年,我國聚酯行業的競爭凸顯出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大型龍頭企業深入實行煉化一體化發展模式,3家民營煉化廠相繼投產。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是企業的戰略思路都是清晰的,項目投產和新項目建設都在全力推進。
上述聚酯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民營煉化項目PX產能的釋放,大型龍頭都在著力構建‘原油-芳烴(PX)和烯烴-PTA和MEG-聚酯-紡絲-加彈’這樣一條縱深一體化發展模式,不斷實現高質高效的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增強整體抗風險能力。而且,依托一體化優勢,龍頭企業也不斷擴張,希望能把握住未來市場需求的新增份額。同時,隨著聚酯市場上的老舊中小產能逐步退出,‘頭部’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聚酯市場的集中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關注微信獲取最新資訊](http://static.sjfzxm.com/images/blank.jpg)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