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號入駐超1000,打造中國一流財經創作者社區
近日,隨著廣州國資矩陣的集體入駐,南財號平臺入駐單位正式突破1000家!上線至今不過短短一年,南財號憑什么吸引千名財經大V入駐?
主流媒體匯聚千家聲音
5G時代,數據化和智能化已成新媒體內容生產勢不可擋之潮流,媒體融合進入跨界發展與無界傳播階段,PGC+OGC+UGC的內容生產模式幾成主流媒體標配。
為進一步豐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下稱“南財集團”)內容生態,為南財集團智能分發、大數據等業務奠定內容基礎,南財號平臺應運而生。作為南財集團新媒體轉型的標桿項目之一,南財號平臺依托21財經客戶端生產運營,是粵港澳大灣區內首個由主流媒體建設運營的財經內容聚合平臺。自去年底上線以來,南財號廣泛吸納經濟管理部門、智庫機構、金融機構、企業、專業媒體以及知名學者和自媒體入駐,打造權威、專業、豐富、規范的財經新媒體生態圈。
依托于主流媒體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南財號自上線便獲得廣泛信任與支持。恒大首席經濟學家兼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賈康等一批知名專家學者率先入駐南財號;招商銀行、廣東稅務、天風證券等經管部門及金融機構也先后加入南財號的“大家庭”。
截至12月下旬,南財號入駐數量正式突破1000家,成員覆蓋北、上、廣、深、港等重要城市和地區,觸達全網1.5億用戶。
為進一步加強入駐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今年以來,南財號共舉辦線上線下集體入駐儀式十余次,在財經領域影響力初步形成。
撥云見日透視財經大勢
財經大勢風云變幻,在眾說紛紜的輿論場上,具備清晰洞察力的聲音尤為可貴。為此,南財號平臺鼓勵入駐財經大V各抒己見,與南財集團專業采編團隊同時生產,為全網用戶提供深、廣度兼具的財經資訊與觀點。
為進一步加大優質南財號文章傳播度,讓用戶隨時掌握最新經濟動態、洞察全球市場大勢,今年以來,南財號平臺策劃推出多個欄目,以集納優質內容,梳理行業熱點。
工作日晚高峰推出的《南財號聯播》,通過“每日財訊”“觀點集萃”等子欄目,精選當日最重磅財經資訊和最精準分析文章,由點及面,立體式復盤當日財經熱點。
曾受廣東省委宣傳部閱評表揚的《大咖圓桌會》欄目,則圍繞實時財經熱點不定期推出,以話題為軸集納南財號大V的深度文章,多角度為用戶解碼熱點背后的市場玄機。
如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咖圓桌會》以如何理解“雙循環”為議題,推出“解碼‘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專欄。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通過南財號文章詳細對比了中國與1913年前后美國經濟“雙循環”的異同;任澤平則預測“三季度經濟溫和恢復,貨幣政策結構性寬松,財政發力新基建”。
以內容為核,南財號的欄目化運營為用戶提供財經訊息、透視財經大勢的同時,也獲得了許多入駐號的認可,“直通新三板”“千際投行”等已將南財號定位為自己內容的首發平臺。
平臺賦能構建優質創作者社區
高質量的內容是南財號吸引用戶的根本,而賦能財經作者,是南財號平臺的首要使命。
集合南財集團優質平臺資源,南財號不斷為優秀賬號和優質文章提供高效的推廣分發渠道。上線以來,已有一批優質賬號和文章先后在21財經客戶端、21世紀經濟報道雙微、南方財經網等重要平臺獲得海量曝光的機會。
為及時鼓勵高質量創作,平臺還推出《每周熱文榜》和《月度財經焦點熱文榜》,以周和月為單位,精選十佳文章進行推廣表彰。截至目前,已有近200位作者憑借優質內容獲得南財號平臺的稿費獎勵。
賦能外部作者的同時,南財號也培育、孵化一批南財集團內部優質記者號、欄目號,與外部作者共同發展,構建主流媒體與外部作者、專業機構共生共享的財經創作者社區,實現專業媒體和財經機構、財經自媒體的共生共享,促進財經創作者社區有序、健康發展。
為進一步放大優質內容生產者的聲音,今年7月,南財號平臺已依托21財經客戶端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社交媒體矩陣啟動“南財號精選100賦能計劃”,為優秀的入駐號作者及機構提供流量、技術、數據、活動、獎金激勵等一系列貼身服務與扶持,集中力量培育100家財經領域精選大號。首批入選的10個南財號已率先享受平臺紅利。
致力于打造“中國一流財經創作者社區”,新的一年,南財號將重磅推出共享稿庫、產業圖譜、財經快報等產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數據、內容產品;同時,南財號也將進一步擴大知識付費等合作模式的試水,尋找優質財經內容孵化項目,最大限度賦能入駐用戶。
一起乘風破浪,共同打造權威、專業、豐富、規范的財經新媒體生態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