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利潤下降2% 兼并重組能否擴大水泥行業增長空間?
連續走低的水泥行情呈現出企穩回升態勢,8月8日,西南地區多家水泥企業發布調價通知,上調幅度達到20-60元/噸。
在需求端迎來反轉的同時,水泥企業加大了在供給端并購重組擴份額的步伐。近日,冀東水泥(000401)擬作價136.23億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金隅集團所持金隅冀東水泥(唐山)有限責任公司47.09%股權并吸收合并合資公司,同時配套募集資金。
此前,冀東水泥和金隅集團(02009)有過兩次資產重組,實現了金隅集團持有的全部水泥資產由冀東水泥控股和經營,妥善解決了雙方的同業競爭問題。通過本次交易,金隅集團將完全退出對合資公司的持股。
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魏瑜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7月份左右水泥行業盈利受淡季影響顯著,但從長期來看,相較于需求端,水泥行業的供給端對其盈利水平影響更為顯著。從中長期來看,兼并重組有望擴大企業營收增長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大型水泥企業集團通過聯合重組、整合產權或經營權等手段提升產業集中度,中國前50家大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設計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76%。其中,前10家大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57%,前5家大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46%。基本達到“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量排名前1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達60%左右”的目標。
“預計以地域為主的兼并重組以及大集團內部同業整合可能會掀起新高潮,這也滿足當地對碳達峰的要求。”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李琛表示。
發展之路的必要環節
事實上,并購對于部分水泥企業來說,是發展之路的必要環節。由于物理特點和運輸半徑的限制,水泥產品一般都是本地生產、本地銷售。這也意味著,水泥企業要想從區域性龍頭崛起為全國性巨頭,兼并重組是重要的資本手段之一。
今年3月,在冀東水泥再次發力并購重組之前,另一水泥企業天山股份(000877)宣布,擬以981.42億元的價格,向中國建材等26名交易方購買中聯水泥100%股權、南方水泥99.9274%股權、西南水泥95.7166%股權及中材水泥100%股權。
天山股份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92億元,同比下降10.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16億元,同比下降7.31%。業內人士評價稱,一旦完成此次交易,天山股份將有望直接從默默無聞的區域性企業變為超越海螺水泥的新行業龍頭。
而冀東水泥和金隅集團的并購,也給市場增加了想象空間。據了解,根據經審閱的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備考合并財務報表,通過吸收合并合資公司,公司2020年度合并財務報表中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和凈利潤分別由交易前的177.11億元、28.5億元上升為交易后的302.66億元、49.37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和凈利潤大幅提高。
冀東水泥是華北水泥龍頭,在華北地區市占率達到30%左右,其中在河北地區市占率達50%以上。天風證券認為,此次重組為公司注入了新動能,公司作為優質華北龍頭,業績增長彈性可期,預計公司費用端將持續改善,經營效率有望大幅提升,維持對公司的“增持”評級,目標價16.66元/股。
2020年,受疫情以及較長的雨季影響,國內水泥市場量價齊跌。數據顯示,2020年水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9960億元,同比下滑2.2%,全年利潤總額1833億元,同比下滑2.1%。今年1-5月,規模以上水泥工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2%,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0%。魏瑜表示,水泥企業仍然面對比較大的盈利壓力,預計下半年會有所緩和,從中長期來看,兼并重組有望擴大企業營收增長空間。
雙碳目標倒逼整合
水泥企業收購動作不斷的背后,也不難瞥見政策的身影。去年末,中國向全球承諾,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隨后,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向全行業發出倡議書,對于最為重點的水泥行業,倡議在2023年前提前實現碳達峰。
有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我國的水泥產業仍然呈現出大而不強的發展態勢,尤其是在結構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現象,比如以消耗資源、浪費能源、污染環境為代價發展的小水泥廠,仍占據行業一定比例,影響了整個行業的提質增速。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水泥行業碳排放約13.75億噸,占當前全國碳排放總量約13.5%,在工業行業中排名僅次于鋼鐵。我國水泥熟料排碳因子距離巴黎協議2050目標仍需壓減12%,距離國際能源署2030目標預計均值需壓減7%。
根據中國建材聯合會聯手15家專業協會共同制定的《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目錄》,到2022年底,日產2500噸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要全部淘汰。今年3月10日,山東省環境廳率先將產能退出提升到政策層面,發布相關政策,明確指出2022年底前,2500噸/日規模的熟料生產線整合退出一半以上;2025年底前,2500噸/日規模的熟料生產線全部整合退出。
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李琛表示,預計以地域為主的兼并重組以及大集團內部同業整合可能會掀起新高潮,這也滿足當地對碳達峰的要求。
8月1日,工信部印發修訂后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正式執行,要求使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目錄限制類水泥熟料生產線作為置換指標和跨省置換水泥熟料指標,產能置換比例不低于2:1。天風證券分析師鮑榮富表示,目前需求端增長空間已有限,水泥行業置換新規對置換比例及異地置換要求提升,有望帶來供給端實質性改善。預計供給端高能耗小企業加快出清,大企業市占率將進一步提升,估值存修復的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