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輪全球金融危機即將來臨?
加拿大銀行監管機構3月27日警告稱,下一次全球災難的臨界點,而這場災難是他們無法承擔的。
發達國家走向極限
雖然日本和歐洲所面臨的危機不同——日本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而歐洲則緣自人為,但從財政角度看,這兩種危機看上去很相似。在兩種危機下,不斷加重的減災成本使政府的財政負擔更加沉重。對于日本這個世界上負債率最高的發達國家來說,這種局面會導致何種結果依然無法確定。而在歐洲,葡萄牙可能不久就會成為一個尋求救助的國家。
日本和歐洲面臨的財政壓力反映出一個涉及面更廣的問題:發達國家政府正將自己的財政資源進一步推向供給極限。一些經濟學家說,這會使發達國家政府在下一次重大危機時沒有足夠的必要資金來應對。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萊因哈特和哈佛大學教授羅格夫表示,截至2010年,發達國家中央政府的債務負擔平均相當于各國年度經濟產出的74%,是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富裕國家的償債能力卻在不斷減弱。與新興市場國家相比,他們的經濟增長較慢,富裕國家不斷老齡化的人口導致這些國家賺取醫療費和養老金支出的潛力下降,而政府為滿足這些支出擬征收的稅賦在政治上又面臨著強烈反對。
羅格夫說,“人們的想法自相矛盾,他們既希望政府總能出手救援,又希望稅率總能保持在低水平。”
債務控制仍需努力
很難確切知道各國政府在陷入困境之前究竟還能再承受多少債務,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學家們對此進行了估計。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他們指出,日本、希臘、意大利、葡萄牙和冰島這5個國家已經達到了極限,意味著它們需要實施比以往更嚴厲的措施,才能控制住債務。其他國家則處于非常接近極限的水平,比如美國,在達到極限之前,還可以增加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51%的債務,除非美國采取改正措施,否則在大約15年內就會達到極限。
根據目前的估計,重建的費用可能會使日本一般國債總額占GDP的比例上升幾個百分點,而歐洲的救助基金有可能使歐元區國債占GDP的比例上升約6個百分點。這樣的結果讓人不安,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投資者對債務水平的擔心可能會引發一場金融危機,而政府將缺乏控制危機的資源。
或者,政府可以犧牲向其提供借款的機構利益來減少債務負擔。如美國和英國可以通過大印鈔票制造通脹來令債務貶值,政府還可以要求或說服銀行、退休基金和其他機構來購買利息相對較低的國債,這個現象已經在愛爾蘭出現了,愛爾蘭宣布了一項向退休基金出售特別長期國債的計劃。
不過,嚴厲的措施不會長期奏效,政府需要從更長遠的角度重新考慮它們應該采取的措施以及償還債務的方法。發達國家最終可能不得不適應更高的稅率或更苛刻的救助,或者兩者兼有。
(記者 郭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