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棉花總產量將增長兩成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于2011年6月17~30日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棉花長勢調查,樣本涉及15個植棉省(自治區)、90個植棉縣(市、團場)、4379個定點植棉信息聯系戶的63.8萬畝棉田。調查結果顯示,6月份以來,我國主要產棉區天氣基本正常,病蟲害輕度發生,采摘期預計在正常范圍。若后期天氣正常,預計新棉單產93.06公斤/畝,較上年提高9.29%;棉花總產量預計739.02萬噸,較上年增長18.61%。
天氣基本正常。調查顯示,全國各主產棉區天氣基本正常,反映天氣較好和一般的被調查農戶比例為87.52%,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較近三年同期平均值下降0.58個百分點。分區域看,黃河流域棉區反映天氣較好和一般的農戶占94.81%;長江流域棉區反映天氣較好和一般的農戶占67.99%;西北內陸棉區反映天氣較好和一般的農戶占94.29%。
局部地區災害程度偏重。調查顯示,全國有21.89%的農戶反映災害中度或重度發生,同比提高7.62個百分點,較近三年同期平均值提高6.52個百分點,其余78.10%的農戶反映災害輕度發生。分區域看,黃河流域棉區反映災害輕度發生的農戶占87.21%,所發生災害以旱災為主;長江流域棉區有46.04%的農戶反映災害中度或重度發生,主要為旱災和澇災交替出現;西北內陸棉區反映災害輕度發生的農戶占86.36%,主要是局部地區受冰雹、大風災害。
病害輕度發生。調查顯示,全國棉花生長遭遇病害威脅較小,92.56%的農戶反映病害輕度發生,同比下降3.42個百分點,較近三年同期平均值提高0.05個百分點,另有7.41%的農戶反映病害中度發生。分區域看,黃河流域棉區反映病害輕度發生的農戶占94.89%,所發生病害以枯萎病為主;長江流域棉區反映病害輕度發生的農戶占92.57%,所發生病害以枯萎病和黃萎病居多;西北內陸棉區反映病害輕度發生的農戶占89.87%,主要病害是枯萎病。
蟲害輕度發生。調查顯示,全國棉花生長受蟲害影響較小,有89.39%的農戶反映蟲害輕度發生,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較近三年同期平均值提高1.83個百分點,另有10.29%的農戶反映蟲害中度發生。分區域看,黃河流域棉區有90.53%的農戶反映蟲害輕度發生,主要蟲害為蚜蟲和棉鈴蟲;長江流域棉區有93.80%的農戶反映蟲害輕度發生,所發生蟲害以蚜蟲、盲蝽象和紅蜘蛛為主;西北內陸棉區反映蟲害輕度發生的農戶所占比重為84.65%,所發生蟲害以蚜蟲和紅蜘蛛居多。
預計新棉采摘時間基本正常。受干旱和洪澇等自然災害影響,長江中下游半數棉區新棉采摘時間可能推遲,其余棉區基本正常,部分地區略有提前。調查顯示,預計新棉采摘時間基本正常的占69.00%,延遲和提前的分別占24.93%、6.06%。分區域看,黃河流域棉區預計新棉采摘時間提前和基本正常的分別占8.36%、70.40%,其中,新棉上市時間較早的陜西預計提前5天,而山西由于遭遇冰雹襲擊,新棉采摘時間預計推遲13天;長江流域棉區反映采摘時間將延遲的農戶占48.68%,其中湖北、江蘇、湖南和江西四省預計推遲9~16天;西北內陸棉區有84.64%的農戶反映采摘時間基本正常或提前,其中新疆棉花總體長勢良好,預計采摘時間基本正常或提前的農戶占84.82%。
棉花單產有望恢復增長。調查顯示,2011年6月份棉花果枝數、現蕾數和成鈴數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62%、12.40%和2.25%,若后期天氣正常,棉花單產有望高于上年。2011/12年度全國棉花平均單產預計93.06公斤/畝,同比提高9.29%,較近三年同期平均值提高2.27個百分點;按照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5月份實播面積7941.71萬畝測算,全國棉花總產量預計739.02萬噸,同比增長18.61%,較近三年同期平均值提高2.47個百分點。分區域看,黃河流域棉區單產預計80.95公斤/畝,同比提高15.30%,總產量252.59萬噸,增長25.60%;長江流域棉區單產70.43公斤/畝,同比提高5.43%,總產量148.05萬噸,增長13.91%;西北內陸棉區單產124.84公斤/畝,同比提高7.58%,總產量337.38萬噸,增長15.95%。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