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整體接近富裕國家水平 人均GDP超1.2萬美元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近日發布了去年的CPI最終定格在5.6%,GDP增長達到8.1%。去年北京市人口突破2000萬大關,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達到國際上“富裕國家”的水平。
達標:全年GDP增長8.1%
據初步核算,北京市去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加8.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8.6%,上半年增長8%,1至3季度增長8%,最終定格在8.1%,說明經濟在回調中逐步趨穩。2011年北京全年經濟增速達到8.1%,達到年初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
解讀
第三產業貢獻大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秀琴分析,從全年走勢來看,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所翹尾。工業有22家企業新建項目集中在年底投產,這與1月份工作日少、企業提前備產有關;從第三產業來看,貢獻度超過80%,即8%的經濟增長中有八成是靠第三產業帶動的。另從1至11月第三產業企業經營情況來看,北京第三產業基本面表現良好,大多數企業總收入和利潤大幅增長,幾個行業增速還超過三產平均水平。
人均GDP:折合12447美元
經濟數據通報顯示,按常住人口計算,北京市人均GDP80394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2447美元。“按世界銀行劃分各國貧富程度的標準,北京已經達到中上等富裕國家水平。”于秀琴說。
于秀琴說,從國際上一般經驗來看,進入這一階段,經濟發展速度會出現放緩趨勢。北京2011年GDP增速比“十一五”平均增速下滑兩個百分點以上,但仍屬于較快增長速度。
解讀
世行計算數值雖不同仍可參考
2010年,世界銀行對不同國家收入水平有個分組標準:按人均GNI計算,1005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國家,1006-3975美元是中等偏下水平,3976-12275美元是中等偏上水平,12276美元以上為富裕國家。“世界銀行是按GNI計算,我們是按GDP計算,國內外要素收入略有差別,但可用來大致參考富裕程度。”
據了解,GNI指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GDP是生產概念,而GNI是收入概念。
分析
房地產負面影響小于預期
去年北京市經歷了車房兩限、首鋼遷出,對GDP的增速有所影響。于秀琴就此分析說,機動車新車全年銷售約40萬輛,舊車銷量接近40萬輛,不僅影響工業,也影響商業,測算大致影響經濟增速1個百分點。
“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使商品房銷量同比下降12%,但同時北京市加大了保障房建設,銷量同比增長51%。“房地產調控對經濟的影響比預期要低,大致只影響0.5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去年12月北京市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上漲1%,漲幅比11月回落0.3個百分點;環比看,新建住宅價格下降0.1%,已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下降2%,連續兩個月同比下降。涉鋼黑色產業同比下降70%以上,影響經濟增速0.4個百分點。上述三方面加起來,影響GDP增速不足兩個百分點。
未達標:CPI漲幅5.6%
去年北京市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5.6%。其中,12月份CPI同比上漲4.4%,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四個月回落。
去年年初北京市“兩會”確定的CPI漲幅目標是“4%左右”,對此,于秀琴坦承,“年初定的4%是"引導性"目標,實現起來難度大,可能性很小。”
解讀
物價調控壓下漲勢
于秀琴解釋說,CPI漲幅去年8月份達到6.6%的峰值。自9月開始市政府出臺系列穩物價保民生措施:國家貨幣政策收緊,北京農產品消費品保證供給,流通環節精簡。其中食品類漲幅最大,是本輪物價調控中特別關注的重點,先后實施了農超對接、減免稅費等措施。12月份CPI上漲4.4%,“這個漲幅接近了全年預期目標,這是物價調控取得的明顯效果。”
于秀琴表示,2012年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很大,如果沒有外部因素變動,今年CPI壓力會略低于2011年。但國際形勢動蕩不安,原油等大宗商品如上漲,加上國內成本推動,北京物價受到的影響會比較大,因此仍不能掉以輕心。
居民收入:實際增長超過7%
全年北京市城鄉居民收入均增長7%以上。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比上年增長13.2%,扣除物價因素后實際增長7.2%。
去年北京市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736元,比上年增加13.6%,扣除物價因素后實際增長了7.6%。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