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省份調低今年GDP增速目標京滬最低
2011各省份GDP及2012預期增速
【關鍵詞 目標】
經濟預期增速普遍調低
專家稱,增速調低并非就會影響生活水平提升
數據:從各省份公布的數據看,今年各省份的目標普遍偏低,有的省份與2010年目標相比,更是大幅下降。比如,重慶2010年增速為17.1%,2011年為16.4%,2012年預期增速13.5%;天津2010年增速為17.4%,2011年為16.4%,2012年設定為12%。
解讀:友成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表示,投資領域出現縮水。
湯敏表示,GDP增速調低,并非就會影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更多的是受經濟質量和效益的影響,質量提高了,利潤率高,這樣收入就上去了。如果光靠投資拉動,GDP增速再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可能被拉低。
【關鍵詞 增速】
京滬最低8%
專家稱,東部主在調結構,西部主在縮差距
數據:從增速看,2012年GDP預期目標最高的為貴州,達到14%;最低的為上海、北京,均為8%。“西高東低”特點明顯。在31個省份中,海南今年的目標為13%左右,高于去年12%的增速;北京、寧夏設定目標與去年持平,分別為8%和12%;其余省份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
解讀:經濟學者馬光遠表示,西部發展相比較為落后,自然需要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以縮小和全國的差距。而北京、上海等地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經濟發展到了不同的階段,調整GDP增速也是大勢所趨。
東部地區GDP基數很大,能夠保持8%左右的增速同時實現轉型,已經很不容易了。像上海、北京等地,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在不斷提升,對房地產的依賴在降低。同時,隨著這些區域經濟的發達,生活成本變高,也逼著這些城市轉型,勢必造成增速較低。
湯敏表示,從目前看,廣東、北京、上海、江蘇等地,淡化單純的GDP增長目標的用意已經非常明顯。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北京將目標設定為8%,主要是要實現調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關鍵詞 發展】
廣東GDP總量突破5萬億
專家稱,東部轉型壓力加大,西部機遇挑戰并存
數據:從數據看,各地2011年GDP總量差距較大。最高者廣東為5.3萬億,江蘇4.8萬億,山東4.54萬億。相比之下,西部部分省份則比較低,比如西藏0.06萬億,青海0.16萬億,寧夏0.21萬億。
解讀:湯敏表示,從當前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發展階段已經明顯不同。廣東超過5萬億,上海、北京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不同階段,從發展上也有不同目標。
湯敏表示,從過去幾年看,東部地區的GDP增速普遍比西部要低。這一方面是國家近年來開發西部、振興中部、縮小差距的舉措;同時也是東部發展階段所致。對于發達地區而言,經濟體量增大之后面臨的轉型壓力更大,放慢腳步為的是轉方式、調結構。
西部目前也面臨著產業轉移的機遇和挑戰。湯敏認為,產業引來之后,稅收較高,就業增加,可以增加GDP;而與此同時也有挑戰,因為會帶來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運輸等方面的壓力,因此需要正確對待。
■ 疑問
實現目標有何難度
問題:雖然此次各省份紛紛下調目標,但和全國“十二五”設定的7%的增速相比,各地的增速依然較高。目前沿海以出口拉動的省份,外貿不好的情況下,今年增長目標如何實現?有些省份的地方債水平較高,房地產調控繼續從嚴,怎么保證高增長率?
解讀:湯敏表示,從一般規律看,計劃設定的目標往往比實際要偏低。雖然國家設定目標為7%,但基本上實現目標會比這個高。同時,國家設定這個目標,也是給各個省份發信號,希望各地不再片面追求GDP高增長。
馬光遠表示,外貿對經濟發展影響不會太大,目前各省份需要搞好內需,做好轉型。當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確實會在短期內影響到政府的收入,但并非就不要這個產業了,而是要通過政策疏導解決問題。當前房地產企業出現問題,是多年來問題的積累所致,即房價過高。一旦價格出現合適區間的調整,這個產業自然就會恢復過來。
湯敏表示,從當前看,雖然各省份目標并不高,但完成起來也并非沒有風險。國際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國內房地產增速低,拉低其上下游的多個產業,加上各地有著“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再加上今年換屆等因素,各地經濟平穩增長顯得尤為重要,還需要地方政府發揮智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