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理財產品?警惕身邊的理財陷阱
無論是銀行理財產品的高收益騙局,還是儲蓄變保險的“偷梁換柱”,甚至于適用范圍最廣的信用卡、銀行卡,也因為收費的不合理或收費項目的不公開,導致消費者時不時要在這些產品上遭遇資金的“缺胳膊少腿”。
在理財產品“百花齊放”的今天,消費者也面臨著理財陷阱的“十面埋伏”。如何增強自己辨別財富騙局的能力,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當心銀行理財產品的掛鉤項目
有這樣一個案例,某消費者今年1月在某大型國有銀行購買了一款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該產品屬于區間型結構,要求黃金在一定價位內波動,漲跌幅度過大會令產品收益受損。
該消費者表示,1至2月正是黃金上漲很猛的時候,自己想查查金價是不是突破了區間,卻怎么也找不到準確價格。后來了解到該產品的掛鉤標的以路透XAUFIXAM頁面北京時間18時30分公布的黃金美元定盤價為準,而該消費者的電腦只能看到國內黃金的價格,在搜索引擎上也找不到路透相關頁面。
類似的情況在其他銀行也有發生,去年某外資銀行發行了一款掛鉤于股票的理財產品,該股票是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該銀行不向投資者提供股價情況,一旦股價大幅波動、超過銀行設計的波幅,投資者就只能認倒霉。
對于這種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者消費者自身沒有辦法查詢掛鉤產品收益波動的理財產品,消費者如何確保自身免受毒害呢?
銀監會監管二部俞勇對記者表示,銀行設計的理財產品,不管多復雜,只要在向監管層報備和向消費者銷售時進行透明的解釋,從監管層面來講是沒有問題的。“市場需要不同風險水平、不同收益水平的產品來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大部分產品的流動性較低,客戶一般不可提前終止合同,少部分產品可終止或可質押,但手續費或質押貸款利息較高。所以理財產品一旦入手,就要對風險負責。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俞勇建議消費者購買自身風險辨別水平內的產品。“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就是一把雙刃劍,收益高的產品風險肯定也較大。”俞勇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細心向銀行工作人員詢問相關的掛鉤信息,并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在確認自己清楚了風險之后再購買。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不會平白無故掉餡餅。”俞勇表示,收益越高的理財產品,消費者越要重視可能存在的風險。
當心休眠卡片帶來的損失
據媒體報道,5年前,還是杭州某學校在校生的董小姐辦理了一張透支額度200元的信用卡,在畢業、工作后由于不知道該卡有一筆191.11元的透支款,輾轉5年后變成了10854.43元的債務。
據董小姐透露,5年內她沒有換過手機,也從未收到銀行方面的催款通知。該事件目前也尚未得出定論。
從事件本身來講,如果進入司法程序,舉證的關鍵和一般信用卡舉證相同。一位法律工作者表示,如果銀行不能舉證在認定董小姐違約后兩年內,對她進行過有效的催收,那么董小姐可以這筆欠款已超過追討期為由,為自己爭取權益。
但對于其他信用卡透支的消費者來說,更換住處、手機號碼或郵箱地址,應該與信用卡發卡行取得聯系,避免接收不到消費通知的情形發生。畢竟信用卡透支后未歸還,屬于客戶違約。
此外,俞勇表示,長期不用的信用卡、儲蓄卡等休眠卡片,消費者最好主動去銀行注銷。
據了解,對于變換居住城市的消費者來說,離開之前注銷銀行卡是有必要的。有的銀行卡如果沒有注銷,容易產生“小額賬戶管理費”等費用。
一般注銷銀行卡的程序為:攜帶個人身份證到本市范圍內發卡行的柜臺注銷。銀行柜員一般會將卡內所有現金取出,并回收卡片。
當心儲蓄變成買保險
近日,某網友稱,其父親曾經去銀行存款,一名穿著類似銀行工作人員的人向父親介紹一款高息理財產品,不但三年后可收回本金、每年分紅,還免費贈送一份十年期的保險,老人信以為真,陸續存了30萬元。三年之后產品到期,父親去銀行一查才知道自己30萬養老款買的是一份長達30年的分紅型保險產品,現在本金取出來不但沒有收益,還要虧1.2萬元。
對于銀保合作的機制,相關部門已經明令禁止保險公司在銀行設點銷售保險產品,但銀行可以代理銷售。
銀監會曾在2010年下發通知,規定商業銀行開展代理保險業務,產品銷售活動應當向客戶充分揭示保險產品特點、屬性和風險,不得對客戶進行誤導。
一位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銀保產品在他們銀行的銷售業務一直在進行。但是銀行銷售人員有義務跟投保者說明各項信息。對投連險和保本浮動收益型保險也會根據風險不同而進行不同深度的講解。
業內人士建議,如果在銀行遇到推銷保險的情況,首先應確認是銀行工作人員在賣保險還是保險公司駐點。一般來說,銀行銷售的保險,安全系數較高、風險較小,因為銀行只是為了賺取部分中間業務收入,為了自身形象的維護,不會推出“陷害”消費者的產品。
消費者如果有意購買保險產品,應該仔細了解投保期限、保費繳納標準和收益分紅時間等細節,避免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匆忙下手購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