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風險 銀行結匯保值業務備受鞋服企業青睞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步入“6.2時代”,人民幣匯率浮動波幅又放寬,意味著企業承受的匯率結算風險將更大。
結匯浮動將更大讓企業頗感壓力
16日,銀行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放寬消息一出,便引起了銀鳳陶瓷靳紹樣經理的重視,“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已讓我們出口型企業背負了巨大的壓力,受金融危機沖擊下國際市場低迷影響,出口結算現匯交易、報價期不能短于3個月等外商條件,已讓業內眾多出口企業結匯時損失慘重。這次又放寬銀行結匯時的浮動區間,可以說更加重了我們的匯率風險。”靳紹樣經理表示,他正組織出口業務部和財務部會商規避方法。
而對于鞋業的總經理郭興梅有切身的感受,“我們一般都是按年報價,最少也得是半年一報,然而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卻飛速,以一個100萬美元的訂單為例,如果是在美元對人民幣為1:6.4時接單,但到交單時美元對人民幣已經到了1:6.3左右,那么匯率損失額就達10萬元人民幣。”郭興梅表示,2011年光匯率風險一項,就讓其公司純利潤損失了400多萬元,此次銀行結匯浮動幅度放寬政策的出臺,她也將密切關注。
企業千方百計規避風險 銀行結匯保值業務受寵
匯率躥升給出口企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郭興梅坦言,自去年下半年起,安全鞋的低端產品生產幾乎都停止或淘汰了。“現在,歐盟等對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安全鞋征收8%的關稅,而對從越南、緬甸等地進口的同類產品則免征關稅,這讓我們廠商深處劣勢地位。這就逼著我們升級低端產品,要不就無法生存。而產品升級、內部節能降耗,也能幫助企業抵消匯率風險。”
對此也深有同感的,還有新港木業的管理層,其負責出口業務的劉經理就表示,“匯率浮動幅度加大,最大的影響在產品報價方面,這不利于訂單的穩定,也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受沖擊最大的當屬產品層次較低的中小企業,因此品牌企業只有加大研發升級,才能求得發展。”
與此同時,眾多外貿企業也在尋找貿易融資等方式規避匯率風險。16日,記者從我市部分金融機構國際結算部了解到,在人民幣結匯浮動幅度放寬的同時,銀行推出的結匯保值業務卻因此受寵。“當前,人民幣匯率預期總體仍是升值,在遠期結匯業務中,客戶可以當期一個匯率鎖定遠期結算價格,以此可達到規避匯率升值風險的目的。此外,還可選擇貿易融資方式,用出口信用證等擔保貸款,將遠期結算的貨款提前變現,也能提前規避匯率風險。現在,前來咨詢辦理這些結匯保值業務的客戶是越來越多。”我市一家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