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美迪胎記研究院追憶陳獨秀
相信我們早在歷史課本上就學習過陳獨秀的豐功偉績,他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行者,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中共早期最高領導人。于1942年5月27日在四川江津病逝,在此北京美迪胎記研究院發表文章以作追憶。
陳獨秀簡介
陳獨秀,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原名慶同,字仲甫。安徽懷寧人。早年留學日本。1903年參加拒俄運動,曾參加反對清王朝和反對袁世凱的斗爭。1915年創辦《新青年》雜志,舉起民主與科學的旗幟。191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和李大釗創辦《每周評論》,提倡新文化,宣傳馬克思主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在共產國際幫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進行建黨活動。
1932年,在九一八事變后,支持抗戰,譴責蔣介石賣國獨裁,被國民黨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獄,擁護國共合作和國民黨領導抗日,與托派中央決裂,在武漢聯絡民主人士和抗日軍隊,試圖組織“不擁國、不阿共”的第三勢力。1938年,被王明、康生誣陷為日本間諜,從此與中共徹底決裂。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獨秀文存》、《陳獨秀文章選編》等。
陳獨秀生平貢獻
第一,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舉起了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對于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至今還在影響著中國歷史的進程。他創辦的《新青年》雜志,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導了整整一代人。
第二,他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思想指導者。五四運動能夠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發生那么大的影響,與他的活動、指導、影響是分不開的。在高度評價五四運動歷史功績的同時,不能忘記陳獨秀在其中的巨大歷史功勞。
第三,他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他傳播馬克思主義雖然沒有李大釗早,但他創辦的《新青年》雜志是當時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別的報刊不能替代的。
第四,他是中國共產黨最主要的創始人。陳獨秀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說法不準確。如果沒有陳獨秀,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的成立。僅僅這一條,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第五,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
第六,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
陳獨秀的成就
1.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杰出的政論家。他的政論文章汪洋恣肆、尖銳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至今仍給人很多啟發。
2.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杰出的大專家、大學者。他晚年進行的文字學研究,是極其重要的學術成果。如果不是后來轉向政治斗爭,他無疑會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杰出的大專家、大學者之一。
對陳獨秀的評價
陳獨秀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杰出的政論家。陳獨秀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杰出的大專家、大學者。陳獨秀一生一心為公,光明磊落,絲毫不搞陰謀詭計,不以權謀私,即使在艱苦困頓的晚年,他不接受敵人的饋贈,表現出一個革命者的剛強骨氣和高尚人格。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一生毫不妥協,堅決地揭露和批判舊制度、舊思想、舊文化和社會種種弊病,代表了社會良心,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新的《中國共產黨歷史》把陳獨秀在大革命失敗中的錯誤從“右傾投降主義”,改成為“右傾機會主義”。為什么摳掉了“投降”兩個關鍵性的字呢?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說:“被看作陳獨秀犯嚴重右傾錯誤標志的對國民黨‘二大’、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等問題上的讓步,還有對蔣介石、汪精衛等的依賴,以及不重視黨直接掌握武裝的思想等,都是受共產國際的重大影響。”“因此,共產國際、聯共(布)及其駐華代表對中國大革命遭受的嚴重挫折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1991年,胡繩玉在《學術月刊》第11期發表了《中共黨史人物傳不能沒有陳獨秀》,指出:“陳獨秀的一生,如果從他1900年參加反清運動算起,到1927年大革命的失敗,他已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奮斗了整整27個春秋,作出了比他的前輩、同輩都多得多的貢獻。就是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在舊中國的泥潭中,陳獨秀依然在趔趄向前,盡管步履蹣跚,有時躑躅,有時摔跤,但他畢竟沒有當叛徒,沒有做漢奸,沒有作出絲毫有損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偉大國格和偉大人格的事來。”
陳獨秀作為中共黨內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一生曾多次論及陳獨秀。他一生一心為公,光明磊落,絲毫不搞陰謀詭計,不以權謀私,值得我們學習與敬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