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貨幣體系下人民幣與美元的逆困境
今年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70周年。曾有功于全球經濟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已崩潰40多年,但新的國際貨幣體系框架仍未建立。新的貨幣戰爭仍會出現,而且可能性是增大而不是減小。
所謂國際貨幣體系新常態,是指未來不可能再回到單元主權貨幣為主導的時代了。或許市場模式會發生基礎性變化。
目前,全球貨幣體系事實上已完成二元貨幣儲備體系。IMF數據顯示:美元占全球央行外匯儲備比例2001年6月觸頂,達到72.7%。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央行所持外匯儲備中占據的比重為61.44%,但情況還在起變化。
近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儲備貨幣多元化將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業界和學界很有信心,人民幣在未來多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當中,能夠占有一席地位。
在潘功勝看來,儲備貨幣的多元化是值得探索的改革方向,多元儲備貨幣體系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仍將不可避免地面對“特里芬難題”,并且在轉向多元化的貨幣體系過程當中也可能出現一些新的情況。
這表明央行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態度,已然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這源于市場和政策變化的兩個變量。從市場方面來看,潘功勝表示,儲備貨幣多元化將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過去幾年在市場推動下,人民幣的國際化使用發展速度很快。
4月份渣打銀行在報告中就指出:有至少40個國家的央行在中國的人民幣上進行了投注,還有更多央行正在準備采取同樣的措施。這個趨勢在新興市場以及發達國家同時出現,按照報告的描述,這些央行正在“向其他貨幣”靠攏,“很多央行正在把人民幣加入自己的投資組合中”。
從政策面看,天量外匯儲備已成為中國經濟的嚴重負擔。李克強總理此前在非洲訪問時表示,對外貿易不平衡狀態損害了中國的宏觀經濟,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實際上是國家的一個沉重負擔。
今年以來的政策都清晰指向—人民幣國際化。但是,人民幣現實困境與國際化面臨幾大難題:1、資本與貿易項目雙順差不可持續,需要其中之一逆差才能保證國際收支平衡。2、國際儲備貨幣如何解決“特里芬難題”?也即儲備貨幣國應該是貿易逆差國。3、蒙代爾的三元悖論,如何重新取舍?
與人民幣困境對應的是,美國經濟與美元的雙赤字也不可持續。
美元霸權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以來始終存在,即便體系崩塌后依然保持。世人都指責美元霸權、在全球獲取鑄幣稅,并造成新興市場國家匯率波動乃至危機發生。用美國前財長康納利的名言可以概括:美元是我們的,麻煩是你們的。
無法否認,美國人用美元霸權獲得了難以計算的經濟利益。但事情總有另一面,這恰是諾獎得主弗里德曼所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美國人早已開始反思美元霸權到底給美國帶來了什么?至少反思的結論包括: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是否總體上有利于美國經濟,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不再明晰了。
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前世行行長佐利克在一篇批判貨幣體系的文章中指出,美元的國際化地位帶來兩種巨大代價:第一,其他國家可以通過買入美元來壓低本幣匯率,傷害美國的出口和就業;第二,在經濟失衡加劇時,沒有壓力迫使美國去調整經濟和財政政策,這構成一種道德風險。
曾經高調主張強美元的政策與行為早已消失無影,取而代之的是弱美元金融政策。當美元不能自貶時就逼迫他國貨幣升值。
過去幾十年的美元霸權、鑄幣稅之利,總要面對“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經濟學常識。美國人開始明白,美元做老大代價太大。或許,美國人還需要明白,他們應該歡迎人民幣國際化而不是阻撓,如同對待歐元一樣。
美元的困境是,財政與貿易雙赤字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由于美元霸權存在掩蓋了這種不可持續,使得美國人誤認為這可以永恒。遺憾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終于讓美國人不得不痛苦反思。
指責中國顯然沒道理。但這反映了美元與人民幣的逆向困境—中國的貿易順差用購買美國國債方式彌補了美國的貿易逆差。中國不僅向美國人提供廉價商品與資金,并且壓低了美國的資金成本。
問題的另一面,中國又呈現了一種什么狀況?這就是李克強總理所說的沉重負擔。最重要的是中美雙方各自經濟都需要再平衡。金融危機5年多來,美國一直在進行痛苦的再平衡。而中國也必須開始自己的再平衡過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