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5中國對外貿易的未來前景
從世界形勢來看,從2011年到2015年,2015年是預測值,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增長速度,從2011年到2014年以及預計的明年貿易跟經濟增長速度幾乎是相當的,甚至在2013年我們的貿易增長還不如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這種態(tài)勢在世界經濟貿易以往的歷史當中是十分罕見的,以往常態(tài)是,世界貿易的增長速度都大大快于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為什么會放慢呢?這里面最主要的是世界經濟的形勢,從2008年發(fā)生金融危機、發(fā)生復合性危機以后,世界經濟進入大調整的時代。
我們看到了,其中有一個調整是世界經濟要實現再平衡,美國這樣貿易赤字比較多的國家,要積極發(fā)展先進制造業(yè),要鼓勵制造業(yè)在本國發(fā)展,而不是聽憑這些制造業(yè)不斷向海外轉移。奧巴馬在取得連任的競選時期就講到,要在下一任期制定積極的政策,希望企業(yè)研發(fā)出的產品能夠在美國落地生根,希望企業(yè)在海外的制造盡可能返回美國,使美國就業(yè)可以得到不斷的復蘇。這個政策在取得一定的進步,取得一定的發(fā)展。
但是同時我們看到了,世界投資2007年達到高峰期后,增長速度在放慢,放慢就意味著產業(yè)向海外轉移的速度在放慢。在海外轉移放慢,也就是說,這幾年我們國家吸引外資的增長速度也達到了天花板的效果。既然我們實際利用外資增長已經慢慢緩和,增長潛力很小、增長幅度收窄的情況下,以往我們國家外貿的出口增長相當一部分是外資企業(yè)帶動的,而現在既然外資企業(yè)來中國特別是制造業(yè)來中國的投資在放慢,在下降,那我們國家由外資帶動出口的這部分效應也就大大減少,出現了貿易增長速度放慢、松散,主要是這樣的一個因素。
大家都很關心,大宗商品價格跌到什么程度是底呢?很多人問我,我跟大家匯報一下。上一個大宗商品價格的周期是2002年啟動,到2008年夏季結束。當時以原油的價格為標志的話,達到了147美元一桶。而這個是從12美元升達147美元的持續(xù)上漲的一個長周期。為什么會有一個這么長期的價格上升呢?首先是美元進入了長期下跌的周期。2002年,美元指數為120,2010年美元指數跌到76,可以看到下跌的幅度是非常大的。在這期間,中國經濟崛起,不僅是發(fā)展速度快,而且中國經濟的規(guī)模巨大化,已經很巨大了,又增長很快了,對世界資源產生了巨大的需求。中國對新增世界資源的產能大概吸收了50%,都來滿足中國經濟的需要。由于這樣大量的吸收,導致世界的資源能源價格出現持續(xù)的高速上漲。
中國經濟像以往的高速增長時期已經結束,中國經濟未來是中高速增長進入一個新常態(tài),這樣一個新常態(tài)究竟增長速度是多少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理解和認識。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比較一下,看到日本、韓國在中速增長階段是4%~6%,如果中國考慮到規(guī)模比較大,東部、中部、西部這樣巨大的差距以及存在的增長潛力看,也許中國還可以增長得高一點。如果按照北大教授林毅夫講的,他認為理想的可以達到8%的增長速度,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我認為有可能4-6%的水平。這樣一個長期水平,對世界經濟、對資源的需求,跟以前比有大大的差距。
不管怎么說,未來世界的碳排放減少是硬約束。碳排放減少的硬約束意味著,原油價格不管怎么跌,只要能夠產生碳排放,我們就要減少。也就是說,這個硬約束情況下,跟價格的敏感性可能關系越來越弱。原油價格往下降,我們也不能再靠汽油消費增長。
也就是說,未來中長期看,甚至更遠一點看,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由于需求逐步減少,它的價格應該是長期走低的趨勢。長期趨勢有多少年呢?我認為,下一個對世界經濟有重大影響的可能是印度,而印度與中國經濟差距大概有十年。十年以后,印度如果經濟發(fā)展順利,對世界資源的需求也將扮演新世紀十年中國這樣的一個角色,那么世界的大宗商品價格有可能出現新一輪上漲趨勢。如果沒有印度這樣一個發(fā)展因素出現的話,世界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仍然沒有希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