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個交易周 股市跌宕起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今年是結構性改革攻堅之年,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落實好這五大重點任務,需要各方面做好“加減乘除”,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發揮好資本市場的作用。
1月4日,2016年第一個交易日,也是熔斷機制實行首日,滬深股市早盤大幅下跌,下午開盤后不久,股指先后觸及5%和7%的熔斷線而提前收市,滬深兩市上演“千股跌停”。1月7日,早晨開盤后僅10余分鐘,市場下跌5%,再度觸及熔斷線,暫停15分鐘后交易不足兩分鐘,股指跌幅即達到7%而致熔斷,全天暫停交易。新年首周,滬深股市4度熔斷。當周,上證指數下跌9.97%,深成指下跌14.02%,成為本輪市場調整以來單周最大跌幅。
股票市場的走勢,受經濟金融、長期短期、國內國外、投資者心理等眾多因素的疊加影響,市場制度設計只是眾多影響因素之一。有分析認為,在大股東減持禁令即將到期、年初機構調倉、經濟數據(PMI)不達預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場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而熔斷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導致過度反應。
1月7日晚,三大交易所同時宣布,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的相關規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解釋暫停指數熔斷機制的原因時表示,引入指數熔斷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冷靜期”,避免或減少大幅波動情況下的匆忙決策,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但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熔斷機制又有一定“磁吸效應”,即在接近熔斷閾值時部分投資者提前交易,導致股指加速觸碰熔斷閾值,起到了助跌的作用。因此,該新聞發言人表示,權衡利弊,目前熔斷機制的負面影響大于正面效應。為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決定暫停熔斷機制。
夯實市場基礎,完善制度建設,是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需要,更是攻堅結構性改革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提振市場投資者信心,有效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培育一個公開透明、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股票市場。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經濟新常態,經濟正從粗放向集約、從簡單分工向復雜分工的高級形態演進。要發揮我國經濟的巨大潛能和強大優勢,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對此,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矯正以前過多依靠行政配置資源帶來的要素配置扭曲。要調整各類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打好結構性改革攻堅戰,就需要積極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需要培育一個穩定健康發展的股票市場。
對此,有觀點稱,供給側改革圍繞四大要素展開,而資本市場可以發揮積極作用。一方面,資本市場本身就是“技術與制度”這一要素的重要組成,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助于“技術與制度”的進步;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可以為激活要素的活力提供平臺,通過IPO、資產注入等方式提高證券化率,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提高行業集中度,激發企業創新能力與國民經濟活力,有助于從以銀行為主體的間接融資向以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為主體的直接融資轉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去產能、去杠桿的要求,體現在金融領域,就是要改善融資結構,降低企業整體杠桿率。對于當前以銀行信貸等間接融資方式為主的融資體系,一方面需要銀行業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另一方面需要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去年12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大金融體制改革力度,優化金融結構,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有利于拓寬投融資渠道,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和杠桿率,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為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完善股票、債券等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上海證券交易所戰略新興板等。
當然,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助力結構性改革攻堅,關鍵是要不斷夯實股市基礎,維護市場健康發展。不管是去年11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還是去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對股票市場的發展作出具體部署,即要求“盡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其中強調“基礎制度扎實”,就是要加強股票市場基礎制度的建設和完善,筑牢市場發展的根基。必須看到,我國的股票市場依然處于“新興+轉軌”階段,盡管發展迅速,但在基礎制度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市場功能極不平衡,市場結構存在扭曲。因此,只有盡快完善各項基礎制度建設,才能培育一個健康發展的股市。熔斷機制的引入與暫停,都是基礎制度建設的努力。
新年開市第一周的陰霾終將過去,基礎制度建設與完善的舉措會不斷跟進,股票市場在經歷“陣痛”之后,亦將回歸理性。惟有股市健康發展,才能為結構性改革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