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解讀A股路在何方
只要真正為國家和人民利益著想,用好用活政策,就可終結中國股市長期熊市,進入慢牛軌道,以市場穩定健康的發展和賺錢效應,來吸引大量的場外投資者入市,發揮資本市場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功能。
本周市場走勢撲朔迷離,上漲時那怕七連陽,也是一步三回頭;而從2900點幾次殺跌,卻只需要幾十分鐘。投資者對A股市場普遍沒信心,不愿交易,成交量極度萎縮,屢創新低。而“維穩時段一過,2638點底部必破”的輿論,卻是鋪天蓋地。然而,本周四次想殺破2800點,卻又無果。
究竟誰能拯救A股?A股的路在何方?
近期滿城風雨的“2638點必破”,主要是靠技術分析得出的結論。或曰:“兩次2638點靠得太近,難成雙底”,或曰:“2900點上方形成了小雙頭”,故雙底必破,或曰:“現在只走了C4浪,還必然會有更具殺傷力的C5浪,將直刺2500點,甚至2300點”。
但是,這種用純技術分析預測大底部,忽視了股市基本面、經濟面、政策面、市場面多種因素,本身也缺乏充分的理論根據,缺乏哲學上嚴密的辯證邏輯論證和具體分析,主要是一種因果推導和形式邏輯演繹,只有孤證,而無旁證。因此,歷史上,純技術分析追求的“完美底部”,最終往往被不完美的底部所破壞了。例如,歷史上386點、325點、512點、1025點、998點、1664點、2049點等重大底部,都是在純技術分析所預測的底部之前,與之擦肩而過、失之交臂了。
因此,在底部區域,純技術分析的最大困難和失誤,就在于在模糊時刻,沒法預料變動不居的政策因素改變大勢,沒能超越自己,及時由空轉多,因而在一路看空成功之后,最終卻功虧一簣。
如眼下對“2638點底部必破”過于執著,是否會又一次失去轉換的契機呢?
即估值,成交量,經濟、貨幣和股市政策取向。
從估值比較,現時A股的估值(滬市12倍市盈率,滬深300指數10倍市盈率),已經低于2008年1664點的水平。人們卻渾然不知,被指數還高于當時1000點所迷惑,總以為沒有調整到位,至少也應該回到2014年牛市的起點2200點再說。
殊不知,過去8年中,有幾百家績優公司上市。隨著經濟平均每年以8%以上的速度增長,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同步增長。加上幾萬億的再融資,向上市公司注入了大量的優質資產,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估值。所以,人們不能光盯著指數,不看其內涵變化,老是指望大盤再回到2008年的1664點或2014年的2049點,才感到跌得解氣,讓人放心。
從成交量看,周四滬市成交量只有1330億,是2015年天量12600億時的十分之一;滬深兩市3550億,也是天量的八分之一。周五滬市成交量再度萎縮到1284億,兩市成交量3040億,創了2014年10月以來的新低。
而地量作為判斷底部區域的最主要的標志,屢試不爽,比任何其他技術分析指標更靠譜。因為它是1億多股民籌碼和資金博弈中均表示休戰的狀態,是多空雙方人群的思維和行為的結晶。
從政策取向看,今年經濟增長6.5-7%的目標已定;M2為13%、貨幣政策轉為定向寬松的基調也已明朗;《政府工作報告》未提注冊制,政府呵護股市、以期健康穩定的取向十分明確;新證監會主席在2850點上,罕見地向市場大膽喊話:“希望買股票而不要賣股票”,若他沒有“三把火”和振興市場的“尚方寶劍”在手,哪會有這么大的底氣?
本周六全天,一行(央行)、三會(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一委(國資委)將召開記者會。尤其是劉士余主席的表態更值得關注。我認為,推出拯救市場的新政可能性很大。于2860點上任的劉士余,至少與前七任證監會主席一樣,也會給市場拉出一條“劉士余上影線”吧!
26年來,我正是靠判斷底部的這三大法寶,無一例外地判斷準所有的重要底部,但愿這次也能應驗。2638點成為底部,或者是底部區域,應該是能夠成立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