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彭州!演繹家紡服裝之都“加速度”
春節過后,年逾一年的“用工荒”再襲沿海省市。勞動力成本上升、物流成本上升,加速家紡服裝產業向西部轉移的步伐。哪里是理想的落腳點?
作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年銷售服裝超過1000億元。商機涌動,各地客商慕名而來,吸引他們投資的熱土又是哪里?
是彭州!因為,這里正在崛起一座西部家紡服裝產業之城。
從遭遇“5·12”特大地震重創、彭州工業陷入發展倒退窘境,到化悲傷為力量、變挑戰為機遇,彭州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高起點謀劃石化和家紡服裝“一輕一重”產業,走過了從悲壯到豪邁、從夢想到輝煌的工業振興歷程。
2011年,彭州將建設千畝家紡服裝產業園,投產企業100家,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而相比千億產業的恢宏目標,這僅僅是小試牛刀。
本報記者 張守帥
A
危中尋機“震”出區域主業
成都家紡服裝業,主要依托荷花池批發市場興起,20多年來的布局,相應也集中在荷花池附近的成都北部區域。
服裝年銷售超過1000億元、家紡年銷售規模上百億元數據精彩,但令業界遺憾的是,成都多數企業沿城北繞城高速呈帶狀密集分布,規模普遍偏小,能夠叫得響的品牌少之又少。
隨著成都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尤其在確立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后,這一區域的大部分企業面臨轉移。
2007年,為突破成都北門片區交通瓶頸,成德快速通道北新干線濛陽段開工。濛陽鎮就此迎來首個服裝產業園,成都服裝產業向彭州轉移似乎潮流涌動。
不幸的是,“5·12”特大地震突如其來,剛剛起步且尚在飄搖的服裝產業亦遭重創。其實,地震造成的影響遠超于此,彭州面臨的是整個產業的重造。重建的現實,需要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以解決受災群眾住房恢復重建所需的資金。
危機面前,彭州冷靜而明智地選擇了民生優先、跨越發展的路徑。結合成都市“一區一主業”的總體要求,經過深入、多方論證和考察,彭州確定了將家紡服裝作為主業的基本發展思路。{page_break}
彭州不乏榜樣。廣州新塘、東莞虎門、南通通州、泉州石獅、湖州織里及青島即墨,均是全國著名紡織服裝名城。他們的共性是:距離中心城市20—30公里之間,平均為26.3公里。而彭州距離成都25公里,成彭高速和北新干線,將行程縮短為20分鐘。
彭州不乏機會。調研顯示,上述名城三成知名企業與商家心存西遷意愿,并對彭州表現出濃厚的考察興趣。東部企業西遷,成都企業外遷,彭州家紡服裝產業不但沒被扼殺在搖籃,反而就此借機在災區大地崛起。
為將家紡服裝產業培育壯大,2010年底,成都市出臺《關于積極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實施意見》。其中,《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全市紡織服裝規模以上企業達1000家,新增產值200億元,吸納就業25萬人,到2020年,彭州紡織服裝行業達到1000億市場規模,成為西部龍頭。
不需十年,彭州五年便將形成家紡服裝集群氣派。“十二五”末,將建成集研發、設計、檢測、后整理、生產、展示、商貿流通為一體的家紡服裝百億產業功能區,其覆蓋范圍達14平方公里。
B
三駕馬車 帶動“產業航母”
華茂、萬貫、盛泰,被喻為帶動彭州服裝產業騰飛的 “三駕馬車”。2009年12月28日,三家專業園區首次聯合亮相,集中與入駐服裝企業簽約,掀開成都家紡服裝業的園區演義序幕。
華茂·成都家紡城,規劃占地3300畝(家紡占地1100余畝)。依據產業集聚理念和產業鏈發展規律,將整個園區劃分為五大功能板塊,分別是“家紡產業園”、“國際家紡采購中心”、“物流中心”、“研發中心”和“商務中心”,建成預計解決就業崗位6萬余人,帶動近20個關聯產業的發展。
“成都家紡行業以前環境比較差,是典型的‘見光死’。”四川省家紡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胡勝峰說,談生意時,常因廠區環境差而出現痛失客戶訂單的情況。與企業自建廠房不同,華茂引進了專業的物管公司進行全方位物業管理,讓業主不僅享用高品質園區建筑,還能切身體會到省心、省力、省時的專業服務。目前,入駐企業已達200多家,出現了每天聚集一家企業的良好勢頭。
盛泰服裝工業園,規劃占地3334畝,當前以服裝家紡生產業及產業鏈為招商對象的工業園二期項目即將啟動。今年將引進50家以上具有品牌、發展潛力的浙江和川內規模以上中型企業。并建設總部經濟及科研、生活、服務配套區,打造總部經濟基地,完善集中辦公、職工宿舍及生活配套設施。
盡管萬貫服裝產業園位于濛陽鎮,但彭州家紡服裝產業的整體空間布局卻非常嚴密。這在彭州“十二五”“4211”戰略中得到詮釋。尾數一個“1”,即依托東西向的漢彭公路、南北向的彭白公路,形成“L”形新型城鄉綜合體,彭州工業開發區 (家紡服裝產業的主要聚集地)、濛陽鎮便被“L”串連起來。
“買服裝、到萬貫,一件也批發。”多年前,萬貫集團在火車北站興建時裝城,引發成都人對這句廣告語的競相傳告。轉戰濛陽,萬貫也希望創造出一種業界耳熟能詳的“模式”。
萬貫服裝產業園,規劃面積3500畝。一期工程便聚集了150家服裝企業,多數是從成都轉移過來的。“中小企業需搭建一個集中發展的平臺,聚沙成塔,抱團成就大產業。”萬貫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政府出資源、企業出資金,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宣傳、統一包裝,從服裝產品研發、服裝產品訂單加工、服裝成衣貿易到服裝面料、輔料生產,形成完整產業鏈,這就是服裝產業園實踐出的“萬貫模式”。
C
服務創新 爭相西進彭州
疊加在家紡服裝業上的 “米蘭”浪漫氣質,能否吸引都市人到彭州“血拼”時尚?彭州勾勒了這樣一副畫面:從成都開車20分鐘,眼前就是一片整齊的廠房,先到一樓展廳任意“海選”款式,隨后以出廠價滿意提貨,有興趣的,繼續到操作車間走走,看看成都創造是如何“煉”成的。
這些美麗圖景,能否盡快走下藍圖,取決于園區發展速度的快慢與引進高品質企業的多寡。
過去建設工業開發區,投資主體單一、政府資金不足、招商引資效果差,往往難以形成產業聚集。
彭州借力商會資源,創新出“商會辦園區”的模式。即組建專業的家紡服裝行業協會,整體推進園區招商。商會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包裝、統一管理”的模式建設標準廠房,以出售工業廠房對外開展招商引資,吸引國有公司、商會成員企業以園區業主和開發商的雙重身份投資園區開發建設。
這大大降低了工業發展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變了工業開發區混合生產、產業關聯度低、單位土地成本高等狀況。與普通工業項目相比,服裝家紡產業園的用地容積率提高了4倍。
最受入駐企業稱道的,是彭州在省內首創“工業廠房按揭平臺”和“企業+商會+國有公司+金融機構”投融資平臺,量身定做符合企業需求的標準廠房。
過去,面對大量訂單,中小企業不得不擴大生產規模,買地建設廠房,但由于所需土地規模小,很難拿到用地指標,導致資金被占用,時間被消耗,最終只能被大訂單“撐死”。
“融資無門,反而被大訂單撐死。”一些中小服裝企業反映,錢近在眼前,又因缺錢賺不到錢,這種“死法很冤屈”。
彭州家紡服裝產業園的“工業廠房按揭模式”,走出了這一資金瓶頸。像買商品房一樣,入駐企業的廠房首付三成,剩下七成可全部按揭,還款周期5—8年。這大大降低了入園家紡、服裝企業的投資成本,有效緩解了企業流動資金的壓力。{page_break}
為使工業廠房按揭獲得足夠支撐,2010年4月,成都農商行決定為彭州家紡服裝產業授信23億元,推動中小服裝企業發展。
入駐彭州,仿佛賓至如歸。先進的理念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行業知名企業的信賴。
統計顯示,園區面向全國引進的企業中,江浙滬等長三角地區企業占入園企業比例達40%、珠三角企業占20%、川內企業占35%。其中有上海紅富士家紡、上海水星家紡等全國著名企業,以及四川華龍化纖等四川著名企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