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鞋企無故為何企“缺席”臺灣市場
日前,在ECFA效應下,福建泉州品牌鞋企特步首次在臺北開設專賣店后,泉州鞋企開拓臺灣市場的力度明顯加大,目前已有匹克、和誠等多家泉州鞋企陸續登陸臺灣。記者注意到,以上鞋企多為晉江等地的品牌,而同為品牌鞋業重鎮,石獅企業目前尚無相關進展。
昨日,記者就石獅相關企業“缺席”臺灣市場現象,咨詢了石獅市外經局副局長許少寅。他表示,在ECFA框架下,我市對臺小額貿易較多涉及的是布料輔料行業、水產品加工等現代農業,品牌服裝和鞋業的商貿往來目前尚處于空白。
據了解,在閩臺經貿往來熱絡的大背景下,石獅對臺小額貿易持續升溫,目前正駛入快速發展的黃金通道。資料顯示,4月份以來,石獅對臺小額貿易貨值環比翻番。1至4月,石獅對臺小額貿易累計入境臺輪58艘次、382.9萬美元,達到2010年對臺小額貿易全盛時期的44.7%和36.5%。“對臺小額貿易顯然有巨大上升空間,商貿結構存在一定調整余地。目前,我們是進口多、出口少,尤其是出口產品較為單一,由于臺灣市場發展得較早,對于產品的質檢、品牌意識相對成熟,石獅當地大量的鞋服品牌要得到臺灣市場的認可,恐怕還須提升品牌運作力。”市僑臺辦蔡副局長對記者說。
事實上,面對同行業大肆入主臺灣市場的迅猛勢頭,石獅鞋企并非高高掛起,據知情人士稱,包括行業龍頭富貴鳥集團在內的鞋服企業,近幾年曾付諸調查分析、實地考察的努力,但臺灣市場魚龍混雜,進駐的國際品牌多如牛毛,任何想要“分一杯羹”的拓展沖動,都須付出艱辛的努力,“當地僅有約2000萬的消費人群,從實際層面考慮,對于企業的發展戰略來說,探索一個新興市場恐怕比維護傳統市場的成本要大很多,這或許也是當地企業遲遲未‘發力’的主因。”
對于成本因素所帶來的保守思維,業界也存在另一種看法,“開拓臺灣市場已蔚然成風,過多地考慮眼前的成本因素、市場份額,將錯失未來。站在品牌戰略的高度看,泉州鞋企在臺灣新興市場的諸多動作,并不只是針對當地有限的市場份額。以臺灣市場為原點,把品牌進一步輻射到周邊的亞洲市場和中東市場,從而推進其品牌的國際化戰略布局才是關鍵。”
“我們大多數企業在國內做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卻是以‘貼牌’的方式合作,國內市場的品牌要真正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還須‘借力’新興市場的前沿力量,繼而產生擴散效應。”市經濟局工作人員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