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企業來利用廉價的廢舊面料 進行開發
紹興縣精工控股集團旗下的浙江佳寶新纖維集團有限公司正在上馬年產7.5萬噸循環再生差別化纖維項目,對化纖、滌綸類舊服裝通過技術處理,實現循環再生纖維,這則消息經本報報道后,引來了一批紡織外貿企業經營者的關注。有經營者表示,希望相關企業開發面料環保再生,讓廢棄的次品面料變廢為寶。
“不僅是舊衣服期待回收再利用,我們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次品面料也亟待解決。”日前,在輕紡城做外貿生意的章先生向記者透露,面料加工生產過程中,經常會產生一些次品,對于次品面料,他首先考慮能低價處理的盡量低價處理。然而,一年下來,倉庫里被廢棄的面料仍積壓了兩三噸,賣不動,扔掉又可惜。據章先生介紹,在他做生意的朋友圈中,都遇到像他這樣的煩惱事。
在紹興縣諸多服裝生產企業中,次品服裝也存在難處理的情況。“堆倉庫占空間,往往會不惜成本甩掉這個‘包袱’。”紹興縣服裝協會秘書長周雪峰透露,相對外貿公司次品面料難處理,服裝生產企業可采取低價處理的空間更大,最后一些次品服裝會以按斤論價的形式出售。“但這些次品服裝最終流通到哪個領域,我們就不得而知。”周雪峰說,在處理時,收購人往往要求企業把次品服裝按棉、麻、化纖等進行分類。
“當前面料再利用僅局限于極少數類別,而且回收面料再生的生產企業在國內很少。”從事30多年紡織制造的越隆集團副總經理王榮根告訴記者,但在日本等紡織先進國家已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并實現了紡織面料的環保再生。
記者通過多方了解到,諸暨富潤集團是國內首家涉足廢舊服裝回收利用項目的企業。據了解,該企業把一套廢舊服裝通過技術加工后,制成全新的環保紡織材料——“環保滌綸”。同時,還利用再回收技術開發出了手套、襪子、軍旅包、服裝面料等多種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紡織面料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情況下,我縣紡織企業如何繞過紡織原料成本日益增長的壓力,來利用廉價的廢舊面料,進行開發,實現紡織面料差異化之路,這無疑是當前紡織企業可“挖金”的新渠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