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中街倆廣場完成招標 明年開建
日前,沈陽市沈河區皇城商貿文博旅游功能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明年將會在正陽街以東,中街與中街路鐘樓南巷之間修建兩個文化休閑廣場,分別為中心廟廣場和中街廣場,今后市民去中街可以到此休息、休閑。
倆廣場完成招標 明年開建
中心廟廣場位于皇城的中心地帶,南側緊貼故宮北大墻,規劃占地5000平方米,以中心廟為依托,“大運乾坤”為整體設計理念,整理民間故事傳說,挖掘中心廟文化。以福祿壽喜作為廣場中心景觀,主要采用軟覆蓋,以綠色植物為主體。功能上體現在市民參與性、文化活動和商業推廣三個方面,運用聲、影、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展具有祈福特色的文化活動,包裝中心廟廟會、葫蘆(福祿)節、四平燈市等大型活動。
中街廣場則以“四平鴻景”為設計理念,占地3700平方米。規劃建設地面以硬覆蓋為主,廣場采用紅黃暖色調為主要基調,與故宮圍墻形成烘托,廣場四角有4座12至15米高的大型燈柱,燈柱上各懸一盞大型走馬燈,體現四平走馬的文化特點。
據介紹,目前這兩個廣場均完成了工程招投標環節,明年開始動工修建。
胡同老風格裝飾已完成
明春換清、民國牌匾
中街地區兩側有很多的胡同與其交會,如金銀胡同(老盛京飯店北)、銅行胡同(恒隆廣場東)、皮行胡同(沈陽春天南)、書市(原鼓樓北)、梨市(長安寺附近)、月窗胡同鳥市(原鐘樓南)等都很有名氣。
其中,頭條胡同(原二百胡同)位于中街路二段北側,全長176米,寬5米,擁有大小商鋪26家,在清朝時期是著名的絲紡一條街。頭條胡同整體裝修為混搭風格,遵循參照歷史建筑原貌、修舊如舊的原則,既遵循歷史發展又打造胡同特色。屋面采用中式木瓦結構和歐式構件;牌匾采用實木陰刻和歐式鐵藝;展示墻選用浮雕和磚雕制作。
孫祖廟胡同(原長江照相館胡同)位于中街路二段南側,全長94米,寬5米,擁有大小商鋪17家,已經有300多年的發展歷史,清朝時期被稱為“中街夜市”,是沈陽城最早的夜生活。
胡同整體裝修為民國早期風格,按照現有胡同內的經營主體統一經營模式,打造特色胡同。地面鋪設中國黑火燒面理石雕刻配金字和圖案(浮雕鑄銅);胡同口部設立歷史簡介,采用鑄銅材質。
官局子胡同(原金利來商廈胡同)位于中街路二段北側,全長168米,寬5米,擁有大小商鋪24家,在清朝時期是著名的小吃一條街,當年老邊餃子、馬家燒賣、李連貴熏肉大餅推車挑擔曾經在這條胡同做過小本生意。官局子胡同整體裝修為北方清代民居建筑風格。
目前,這些胡同主體裝修已經完畢,牌匾及配飾明年開春進行二次施工。
沈明年修路
“緊盯”百姓家門前小街巷路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主任記者 劉桐)明年,沈陽整修道路的重心將傾斜到百姓家門口出行的小街巷路。
沈陽市建委負責人表示:“近三年,我們改造了沈陽近900條路,占全市馬路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明年我們會把道路整修重點瞄向小區和市政路的連接部位,破損的菜市場路,城市出口路等百姓家門前的路。同時,我們也將向社會征集建議,讓廣大市民提出他們最想修的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