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an Amed主持上海時裝周的壓軸論壇
上海與倫敦、米蘭甚至和紐約、巴黎一道建立“環球時尚聯盟”為促進設計師和時尚界的交流以及經濟貿易的發展,起到更加深入的推動作用。
借2015年作為“中英文化交流年”和“米蘭世博會”的契機,壓軸論壇依然由Imran Amed主持,利用網絡科技,首次實現上海、倫敦和米蘭三大時尚之都連線進行對話,就“時裝周如何推動城市的產業發展”與“城市如何影響時尚的發展”等話題進行發言和探討,展現城市對時尚的推動力及時尚對城市的影響力。
英國時裝協會執行總裁CarolineRush首先介紹了倫敦這個時尚之都從衰落到復興的過程。她提到,倫敦的市長非常懂得時尚產業的價值。在倫敦,時尚正成為一個全民產業,眾多的博物館、創意機構以及時尚教育產業為倫敦時尚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國際游客又為經濟的復蘇帶來了新契機。“時尚界總是在找新面孔”,她說。因此,如何幫助有才華的年輕設計師是英國時裝協會的重中之重,從Christopher Kane到J.W Anderson,倫敦這幾年來儼然成為時尚界新人輩出的勝地。同時,她也強調另一方面,要鞏固和重新贏回英國核心品牌,諸如Burberry回歸倫敦時裝周無疑給了倫敦一針強心劑。如今,在倫敦大品牌重建翻新旗艦店,獨具個性的小眾買手店林立,彼此并行不悖,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意大利的情況和倫敦正好相反,米蘭擁有眾多如雷貫耳的奢侈品牌,但近年來卻鮮見影響力大的年輕設計師。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執行董事Jane Reeve認為正是因為大品牌的光環太過輝煌,導致年輕設計師們較難脫穎而出。但她強調,米蘭和意大利以產業背后的傳統工藝和供應鏈著稱,構成了整個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在意大利,中小企業能得到不少發展機會,設計師能夠很好的平衡創意與生產兩個方面。在未來,米蘭時裝周將發展更多的設計師交流計劃,來為這個古老的時尚之都增添活力,呈現出更多如Fausto Puglisi一樣有才華的新人。
如今,中國時裝周頻繁迭起,他卻對上海的現在和未來充滿信心。他認為上海是中國最開放的經濟中心,對時尚的硬件、軟件和配套能力都是一流的,更重要的是對時尚有著深刻的理解,能夠將東西方觀念融會貫通的結合。他堅信隨著政策的開放,市場的潛力將變得更大。另一方面,作為一種國際交流語言,時尚也將同時帶給上海這座城市活力和靈動感。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主任童繼生在聽取了倫敦和米蘭的經驗介紹后,表達了對這兩個城市的敬意。他坦承首屆上海時裝周雖然在13年前就誕生了,但在當初,國人對時尚產業并不等于服裝產業并無清晰的認識,經歷了相當一段長時間的異化過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