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港貿易的異常還是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在進口持續下滑的背景下,2月自港進口(經中國香港進口到內地)繼續激增,增幅達到了88.7%。而此前的1月,自港進口更是大增108%。盡管自港進口在整體進口中占比不到1%,但由于外匯儲備已經連續幾個月大幅下降,對港貿易的異常還是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長期關注熱錢的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對記者表示,這個數據很蹊蹺,肯定有虛假貿易的存在,由于人民幣匯率波動,套利很“好做”。
但官方的態度卻不太相同,繼2月中旬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否認資本借貿易流出后,央行副行長易綱也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外匯儲備下降源于“藏匯于民”,對資本流入擇機掉頭早有預期,并不奇怪。
據海關總署3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進口同比(按美元計)萎縮13.8%,其中中國香港進口同比增長88.7%,表現遠超其他地區,如中國臺灣(下降14.2%)、韓國(下降11.6%)、新加坡(下降23.1%)。而同月,出口至中國香港的貨物金額卻出現了13.1%的下滑。
“(2月份的數據)給我們提了個醒,出口下滑而進口卻出現增長,容易轉移定價,資金外流,要提高警惕,但不要過早下結論。”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記者表示,2月份的數據確實有蹊蹺之處,但還需要證明確實有虛假貿易的存在。
隨后,記者并未在官方查詢到一些更細致的數據,但卻從瑞銀的一份報告中找到了答案。
瑞銀報告指出,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內地從香港地區的進口平均增速高至71%(分別同比增長65%、72%和89%),而香港地區方面對內地的出口在去年12月同比增長僅1%、今年1月同比下跌8%,與自港進口數據形成極大反差。
瑞銀表示,鑒于去年年底以來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資本外流壓力加劇,投機商可能高報從香港地區的進口,將資本隱藏在貿易項下、轉移至境外,不過總量應該不會很大。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已經是內地從中國香港進口連續第3個月大幅高于香港官方公布的對內地出口數據,在人民幣走弱預期影響下,高報進口可以實現資金流出境外。
易綱則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預期將回歸基本穩定,中國正在探索構建“利率走廊”機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