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要贏得世界認可 必須重視民族文化
為期9天的巴黎春夏時裝周云集了上百個品牌,其中中國元素最大的體現就是中國設計師的作品展示。如中國設計師馬瑪莎就以中西結合的現代感和優雅的設計風格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這位80后的年輕設計師此次發布的作品以分體式的裙裝和帶有中式旗袍風格的裙裝為主,采用現代的精細面料,幾何圖案的拼接,利落的剪裁,凸顯女性曲線,呈現了充滿現代感的精致女性設計。作品除了有標志性的黑白色外,更添加了黃、綠、藍這些充滿夏季的繽紛色彩,可以說讓創新的中國元素大放光彩。
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獲得者、廈門鳳飛服飾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曾鳳飛指出服裝設計背后要有文化支撐,比如彩陶、敦煌文明這些中國傳統文化在服裝設計的運用,讓人耳目一新,也讓人看到了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自信與自豪。
曾鳳飛也表示,中國服裝企業在服裝設計風格上應植根于本土文化,應基于國人的喜好、習慣設計出對于中國文化理解透徹的產品,因為這種帶有本國文化特色的產品在某種層面上才能更好地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最民族的就是最世界的”。國際T臺上的中國設計師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民族時尚瞬間。服裝設計中的“中國元素”或“民族特色”是不能刻意追求甚至硬貼在產品的外觀上的,它應當是設計師對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種自然的情感流露。因此,能否在設計中體現出文化的內涵,能否將中國元素巧妙地融合到設計當中,就要看設計者的知識背景和對文化的理解能力。
香港服裝學院作為一家民辦的服裝教育培訓機構,辦學二十余年來,一直堅持“鑄專業品質,育行業精英”的先進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和感受中華民族藝術的巨大魅力,通過對民族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了解,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設計構思,提高審美觀念,加強學員原創設計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創造出源于傳統歷史和文化的時尚服飾作品,并在作品中,體現出民族的獨特性、獨有風格、哲學思想及人文精神。
如此同時,港院在廣州、深圳等地分院還通過各種各樣的采風活動,加深學員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并實地展開對我國各民族服飾文化特色的研究,從而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飾特點,尋找服裝設計創作的靈感,為服裝創作增加新的設計元素,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積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