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牛仔服飾銷售額達269億美元
牛仔制品雖然起源于美國,但是亞洲市場對于牛仔的重新演繹無疑對西方市場造成了很大的競爭沖擊。亞洲的牛仔制品市場2013年的銷售額達到269億美元,相比2008年的176億實現了大幅的增長,而中國是自2010年以來最大的牛仔服飾消費市場,去年,中國的牛仔褲銷售額達到了115億美元。
相對來說,亞洲的牛仔服飾市場還不成熟,排名前五的牛仔服飾品牌Levi’’s, Lee, Texwood, Uniqlo, Calvin Klein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的12%,而在北美這個比例是36.5%,由此來看,亞洲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亞洲的牛仔服飾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沒有主導的品牌也讓所有品牌都能取得相同的發展機會。在北美市場上,像Levi Strauss&Co.基本上占據了牛仔服飾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而西歐市場上多是像Inditex和H&M這樣的高街品牌占得先機,中國市場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相較西方品牌,亞洲本土品牌在牛仔服飾市場的競爭力也很強大,比如發源于香港的Texwood Ltd目前在中國牛仔服飾市場上就排名第三。來自于日本的Uniqlo在中國牛仔服飾市場上排名第四,而像IT旗下的Izzue, Bauhaus等的發展勢頭也非常不錯。
對于這些品牌來說,要搶占亞洲市場就必須先要了解亞洲消費者的需求,中國消費者追求的是知名度和直觀度,比如Evisu品牌就從原先的集中于美國市場轉回到亞洲,目前品牌90%的消費額都來自亞洲,而品牌直觀化的造型和明顯的標志認可度也是成功的一個關鍵原因。
據有關調查顯示,中國牛仔服飾的定位也不能太高,一個明顯的現實就是中國消費者愿意花上2萬塊買一個Louis Vuitton包,但是花上同樣的錢買一條牛仔褲恐怕還真沒幾個人,如果牛仔服飾的定價太高,勢必會丟失顧客,最為理想的定價在700元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