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棉花暫停出口將影響我國棉花市場
印度近期宣布暫停棉花出口,以幫助抑制該國飛漲的棉花價格。由于印度棉已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其出口政策的變化將使中國的供需形勢變得更為緊張。
印度已從4月19日起暫停棉花出口登記,具體恢復時間另行通知。在此之前不久,印度已經對棉花出口征收了關稅,這一措施顯然沒有收到成效。3月份,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訪問印度,并簽署10萬噸的棉花進口協議,詳細條款未向媒體公布。現在,這份協議正失去價值。
印度居于全球第二大產棉國的位置,棉花供應超過500萬噸,出口量也僅次于美國。與中國情況類似,作為新興國家,印度勞動力價格低廉,政府大力推行紡織工業。按照印度紡織部的規劃,2012年,印度在全球服裝出口市場的比例要提高到7%。這一目標將促進印度棉花消費的上升,并帶動棉花價格上漲。實際情況則不必等到2012年,眼前的價格已經讓印度紡織行業感到沉重壓力。該國紡織品制造商協會一直在開展游說工作,敦促印度政府禁止原棉和廢棉出口,最終促成了印度暫定出口的措施。
與中國紡織行業比較,印度紡織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規模和份額都小得多,這也意味著印度有望攫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印度的生產率為美國的35%,中國為美國的55%,而且中國政府還在加大力度提高紡織技術水平。所以,印度通過工業發展來提升出口的難度很大。但是,另一個途徑已經出現在印度眼前。中國對于棉花的進口依賴在擴大,而印度正是主要的出口國家之一。此外,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用工荒出現在沿海各地。這使印度紡織行業有機會在成本上超越中國。因此,印度紡織品制造商協會有著強勁動力去游說政府限制出口。如果此舉成效顯著,出口“暫停”恢復的時期將遙不可及。
中國和印度一樣也是產棉大國,近幾年的產量居于世界第一位,但2009-2010年度的棉花產量出現嚴重損失,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數據只有650萬噸,樂觀的預計也只有680萬噸,這表明中國在本年度的缺口將達到320萬噸以上。而中國紡織行業的復蘇還比預期的情況要快,缺口擴大的趨勢已經形成。這樣,中國需要再發放100萬噸以上的進口配額。4-6月是配額發放的時間窗口,因為新疆棉花出運并消化之后,中國紡織業將主要依賴進口棉花。
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2010年1-2月,中國從印度進口的棉花量達到總進口棉花量的近一半,數量為26.6萬噸,增長16倍。由于內地紡織企業逐漸依賴進口棉花,從印度的進口量會繼續放大。印度此時頒布停止出口的措施顯然會阻礙中國的進口。中國將不得不轉向其它出口國,即美國。
據美國農業部的預測,2009/10年度世界棉花庫存預期只有111萬噸,較期初庫存下降19%,為2003/04年度之后的最低水平。如果印度退出出口國的行列,美國棉花就顯得稀缺。而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已經顯示,出口異常強勁,美國棉花庫存將難以堅持到本年度末期。所以,如果中國不大幅度提高采購價格,將得不到美國棉花的充足供應。
此外,一種潛在的危機正放大印度暫停出口的影響,即新年度的播種情況。中國北方天氣異常寒冷,棉花播種遠遠落后于同期水平,這往往是影響產量的重要因素。當前的播種形勢反映,中國播種面積難有顯著回升,即中國2010-2011年的棉花產量不會有太多增加。由于本年度結轉庫存下降,以及紡織行業需求的增長,中國下一年度的進口量將達到600萬噸以上。如果印度不提供大力支持,美國不足300萬噸的產量將讓中國紡織企業付出不菲的價格。
來源:世華財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