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貨存在雙重隱患 您留意了嗎?
棉花價格也因此受到提振,其中交投最活躍的12月棉花期貨收高0.24美分或0.3%至每磅74.56美分。盡管棉花市場的內外盤的聯動沒有像有色金屬那么密切,但是隨著國內棉花的供求緊張不斷升級,不得不靠進口來解決國內棉花的短缺問題,內外盤的聯動逐漸趨強。在外盤小幅反彈的刺激下,內盤主力1月合約于16545點高開90點,但并盤中沒有大幅走高,整個交易日維持在上下僅60點的狹小區間內運行,說明多空都十分謹慎,不愿意輕易出擊。
作為國內棉花期貨投資者不得不正視國內棉花市場存在的兩個問題。其一,就是國內的9月合約主力多頭借助現貨價格居高不下且期貨倉單有限不愿意平倉離場,逼倉時刻籠罩著整個市場,令新空不敢貿然進場,期貨價格難以回落。其二,11月合約價格憑借本年度棉花播種晚,新棉上市推遲很難在11月合約形成交割壓力,導致11月合約遠高于1月合約期貨價格。這樣的價格序列自棉花上市以來為首次出現。
如果投資者單從國內的角度來看待目前國內市場,似乎上述兩大問題都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作為棉花特別是目前國內棉花嚴重供不足需的情況下,棉花已然演變成為一個國際品種,那么對其后期走勢的分析就不得不更多的考慮到國際因素對其未來價格走勢的影響,這樣才能更加全面,準確地判斷棉花價格走勢。
從國際市場來看,美國播種面積較去年大幅增加,根據6月30日的美國農業部公布2010年種植報告,預期其播種面積為6616萬畝,高于3月預測的6373萬畝,同時亦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6530萬畝,較2009年的5496萬畝增長19.26%,創近四年新高。此外印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也有產量增加的預期,這為后市帶來一定壓力。
全球經濟問題仍舊較為擔憂,目前來看首當其沖的是歐洲主權債務問題引發緊縮財政問題帶來預期消費的下降。由于我國棉紡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歐盟,這樣以來歐盟問題勢必會影響到下年度的出口需求。關于出口需求方面還有一個方面的擔心,我國匯改再次啟動,預期人民幣將會升值,也同樣會給我國紡織行業的出口帶來壓力。此外印度等國還會借此機會搶占我國一部分市場。可以說人民幣升值對我國棉紡行業是多重打擊。
從國際市場及國內匯改來看,后市并不利于棉花價格在高位運行。但是從國內新棉情況來看,似乎價格并不支持回落多深。據國內一家大型棉花貿易公司負責人介紹,新疆籽棉訂單收購價格大約在4元/市斤,那么加上加工費、運輸費、人工費、到達內地的棉花價格至少也要18000元/噸左右。可以想象其價格下行空間也不是很大。
作為投資者面對漲有諸多不利因素存在,但跌似乎制成也較為強勁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參與內盤期貨操作呢?筆者在此建議針對9月其期貨價格確實難以回落,后期走勢控制在多頭手上。關于11月合1月,預計其價格查會逐漸趨于正常,單靠播種收獲期延遲難以在1月出現大量價格而推高11月價格存在一定風險,11月1月在未來的走勢中有望向正常價差回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