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貼牌企業的生存之道
在這注重品牌的時裝天下,各個企業都用品牌說話,消費者也是看重品牌,那些貼牌企業要如何生存呢?單一的貼牌能夠長久的存活于市場么?面對眾多的大山,夾縫生存的壓力會迫使貼牌企業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貼牌指一家廠家根據另一家廠商的要求,為其生產產品和產品配件,亦稱為定牌生產或授權貼牌生產。即可代表外委加工,也可代表轉包合同加工。俗稱代加工。也稱:OEM或ODM。具體說來,OEM(OrignalEquipmentManufactuce),即原始設備制造商,ODM(OOrignalDesignManufactuce)即原始設計制造商,OBM(OrignalBrandManufactuce),即原始品牌制造商OEM,又叫定牌生產和貼牌生產,最早流行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它是國際大公司尋找各自比較優勢的一種游戲規則,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品牌附加值。近年來,這種生產方式在國內家電行業比較流行,如TCL在蘇州三星定牌生產洗衣機,長虹在寧波迪聲定牌生產洗衣機等。
OBM(OrignalBrandManufactuce),即原始品牌制造商。A方看中B方的產品,讓B方生產,用A方商標,對A方來說,這叫OEM;A方自帶技術和設計,讓B方加工,這叫ODM;對B方來說,只負責生產加工別人的產品,然后貼上別人的商標,這叫OBM。
如此一說,其實貼牌廠家的設計力量相對比較薄弱,在研發上相對滯后,;其次是生產能力上,由于沒有正確的評估自己的產能,導致有些單子接不了;還有就是庫存了,由于對市場消費能力評估經驗不足,上半年備貨過量,導致下半年庫存壓力過大,對企業的資金鏈產生了重大的挑戰,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后果就難以想象。
面對上述的情況,貼牌企業需要的是加強研發力量,首先,要引進專業的設計人才,擴大研發和設計隊伍,提高設計研發能力,加大研發的投入,可以與國內的專業內衣咨詢機構有交流,希望能與其資源整合;其次就是提升生產能力,對產業能有準確的估算,不盲目接單;還有就是做好市場調研,評估市場需求減少庫存,保證資金鏈的順暢。
面對貼牌的單一性,企業可以選擇走:“貼牌+自有品牌”,且以品牌為主,貼牌為輔,品牌應該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重點。但目前在建立自有品牌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有以下三個:一是資金;二是市場上品牌運作的經驗;三是研發能力。
目前,這樣徘徊在貼牌和自有品牌之間的企業還是挺多的,編輯認為只有轉換思路,找到自身的優勢,轉型做自身的品牌才是最終的出路。盡可能的整合行業資源,優勢互補,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強強聯手共同把蛋糕做大。
不管怎樣,在經歷了09年的金融危機之后,企業都變得明智了很多,市場也開始復蘇,但隨之帶來的卻是用工不足和招工難,整個行業目前存在訂單多,用工不足的狀況,企業就更需要加強管理提高效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