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價格瘋漲成打牌
“冬裝大衣去年基本在三千元出頭點,今年已經漲到四五千元,公司給我們的解釋是今年用了羊絨及其他進口面料,但我們還是覺得有點夸張,訂貨會結束時還提了意見。”在杭州一家商場的邊廳柜臺,營業員透露了這個消息,“不過這款大衣至今未上柜,我們也等著看我們的意見是否起效,不知道價格是否會下調一些。”
其實她大可不必擔憂,對活動不斷的商場來說,正價逐漸淪為形式,沒隔多久就會在滿減大軍中露出“真面目”。
A》》 比大牌還大牌,標價越來越雷人
“最近的一場秀看得我手抖啊,雖說是個還不錯的品牌,但這價格都可以跟大牌拼了。”某經銷商告訴記者,3位數已經絕跡,動輒5位數,“單品基本三四千元,小黑裙都得過萬元,最夸張的一條壓軸婚紗三十多萬元,婚紗女王Vera Wang也不過如此吧。”
在目前服裝業,每年10%~15%的幅度被戲稱為“自然增長率”。商場某邊廳品牌牛仔褲的最低價從1098元漲到1198元,最高價從1698元漲到1998元已經算很“客氣”了,而對方更將這個漲幅看作是“品牌價值增長”。
再看鞋區,單鞋標價普遍七八百元,而幾年前這是一雙靴子的價格。靴子現在基本在兩三千元,過膝款甚至標價5000多元。
“今年人工的確漲了,尤其是一線車工,和長三角不少工人開始回歸珠三角的形勢有關。原料比如棉花也有上調,但不至于讓一件大衣上漲一兩千元,這顯然只是給了漲價一個理由。”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里襯從普通面料轉為進口面料,差不多一米增加五十元左右,整件大衣也就漲百來塊錢。羊絨成分的確比羊毛貴,但不少衣服只用了一兩成的羊絨。”
很多人把最大原因歸結在杭州早已聞名全國的“滿就減”。{page_break}
B》》 活動幾乎不斷,正價只是傳說
今年不少商場活動最大力度做到滿400減330,如此壓力下,已有預見的商家飛速提價。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由于進場價都做了登記不能在活動期間再隨意提價,而顯然過高的定價也導致不少品牌在無所事事的日子也不得不靠打折過活。
“現在還有正價的時候嗎?”一位經銷商無奈反問,“天天都是折扣日。”
昨天在商場鞋區一溜,果然“秋冬新款8.5~8.8折,推廣款7折”、“推廣價359元”這樣的牌牌滿眼都是。而服裝樓層中島柜臺依然放著“滿400減100”的標牌。“這件衣服是新款,可以打完8.8折再參加滿400減100活動。”營業員在一邊熱情推薦一件標價5998元的皮衣。有些中島品牌的標價與邊廳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島參加商場活動更頻繁,標價高也是身不由己啊。”經銷商這樣回答。
C》》 今天,你當冤大頭了嗎
現在還有多少人買正價?“除非是那些很少有折扣的品牌以及十分喜歡的款式,我才會下手,絕大部分時間我采取觀望方式,而且事實一再證明,折扣隨后就會到來。”正在商場鞋區逛的Stella說。如此自娛自樂的方式也開始被懂行的消費者當成慣例。
無數人在血拼的洗禮中養成了不買正價的習慣。“每次買東西前我都會大大方方地詢問營業員有沒什么折扣,或者有沒有額外折扣。有時候她們手中有特殊折,你得開口要。”Stella說,“比如專柜卡9折或8.8折是基本的,營業員人手一張,人人能借用,有時候運氣好能借到別人的生日或其他名目的卡,直接7折。”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正價標簽包含很多意義——提供足夠水分在活動期擠、廠家給予代理商的返點、折扣給消費者的心理滿足感。而我們的心理接受度也在不知不覺下被提升——看到2000元的衣服早已沒了驚恐感。認清現實從捂住錢包做起,千萬別當冤大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