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突圍重點-提升產品附加值
經濟學上有個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用一個開口向上的拋物線來描述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附加值,處于“微笑曲線”兩端“嘴角”位置的是設計和銷售環節,其附加值很高,而處于“下巴”位置的制造環節附加值最低。南京財經大學校長徐從才教授舉例說,著名的耐克運動鞋大多在中國制造,國際市場售價在45-75美元/雙,而我們的出口價格卻只有10美元,刨去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利潤就少得可憐。
中國的豐富的原料皮資源、完善的出口量大但附加值低,是我國鞋類出口行業的最大弱點。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把業務重點從生產加工為主導轉移至品牌價值的提升為主導的經營策略有助于中國鞋企的長遠競爭力。
環保鞋材助企業突破綠色技術壁壘
在生產中,傳統的鞋材不但會造成資源浪費、嚴重污染環境,還會影響到工人的工作環境,以及接觸者的健康。相比其他地區,泉州鞋企在革新環保鞋材上,已是走在前面。這幾年,泉州約有兩成的企業開始與環保鞋材企業對接更換制鞋用材,這可以提高在國內銷售的產品附加值,并以環保的工作環境留住對工作環境要求較高的80后、90后工人。國際上非常注重制鞋的環保,不少國家對此設置了綠色技術壁壘,國內生產的鞋子達不到當地的環保指標,就可能面臨價格打折,甚至難以進入國外市場銷售的艱難境地。而采用環保鞋材,還可為鞋產品出口掃清技術壁壘障礙。
革新鞋材所帶來的附加值遠遠高于新材料運用的成本。企業可嘗試使用一些功能性較高的鞋材,做出差異化的鞋產品,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剛使用新鞋材時,成本可能不斷上升,但培訓好工人操作使用之后,平均制鞋成本可以比使用舊材料的成本降低20%—25%,這也為企業彌補了用工成本上升的利潤“缺口”。當然,新鞋材成本的降低也將以價格的形式反應在終端零售上,這意味著,消費者能以更低價格買到環保的鞋子。
看準著力點提高運動鞋附加值
小到一雙運動鞋鞋底的‘單個’受力點,大到整個土木工程系統建筑的‘面積’受力度,將力學注入生產環節,產品就加大了含金量。“在美國,力學廣泛運用于制鞋、體育用品領域。”程耿東表示,鞋跟的高低程度、鞋幫、鞋面、鞋底的著力點在哪里,要用哪種材料減震、加速,都是有講究的。將運動力學引入制鞋生產,將使得泉州的鞋產品擺脫低附加值困境。
據程耿東介紹,一雙結合了運動力學生產的運動跑鞋,除了舒適度有別于普通跑鞋外,還可有效減少人們運動時的受傷頻率。
記者了解到,幾年前,泉州已有安踏、匹克、鴻星爾克等運動品牌初步嘗試將運動力學運用于生產研發。不少知名企業更是加大對籃球鞋的研發力度,依照中鋒、前鋒、后衛等各個位置的發力、著力特點進行研發,使得減震程度、加速功能符合運動力學。
創牌才能真正翻身
2009年,中國鞋年產量達60億雙,相當于全世界人均一雙。由于鞋企數量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過去做內銷的企業將產品打向國外。往一條道上擠的企業看到好銷的款式,互相“拷貝”,其最簡單也最有效的競爭辦法就是相互“殺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防止同行間的自相殘殺,首先得加強行業有效的規范和自律。制鞋企業一致的看法是,中國鞋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整體形象。
1993年就獲得“中國十大鞋業大王”稱號的康奈集團,2001年上半年第一個把專賣店開到法國巴黎和美國紐約。同年6月,世界鞋都意大利羅馬也有了康奈專賣店。今年12月,美國洛杉磯還將開出一個200平方米的康奈旗艦店。到目前為止,康奈已在十多個國家設立70余個專賣店,并且創出康奈鞋出口平均單價13美元的市場價位。
目前,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工人工資增加,許多中小型鞋企被迫苦澀轉型。而目前制鞋業的產品中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產品仍然較少,企業應該逐步實現由產品輸出到資本輸出、品牌輸出,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只有這樣才能鞋企在出口時才能保證有利的地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