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出口企業“糾結”:漲與不漲
中國情理之中,但相信對于不少企業而言,漲價后的日子也不輕松。漲或不漲,都是個問題。
原料只是眾多稻草中較重的一捆,今年紡織服裝企業經歷的還有較嚴重的“用工荒”以及能源成本上升等等。每次參加行業活動,“成本”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然而,出口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卻讓這種處境雪上加霜。還記得參加今年7月舉辦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紐約)時,一位展商面色凝重地說:“現在外商壓價很厲害。”如果說那時眾多出口企業還在無奈地自己默默消化上升的成本,而到了9月份舉辦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巴黎)上,有些參展商就提出了“我們要向外商加價”的倡議,直至11月份加價成為了現實。
之所以醞釀了這么長時間,筆者認為背后顯現的是服裝企業的無奈與憂慮。正如剛剛發布的針織行業三季度經濟運行報告中所言,如今各項成本上升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已經逼近企業的承受極限,不加價企業自身的生存將畫上問號,然而加價又將導致訂單減少。盡管今年的出口形勢遠遠好于去年,但發達國家的消費需求仍在收縮,而且繼續向中低端產品傾斜,此時加價面臨的考驗不難預期。
訂單轉移的趨勢自2008年后愈演愈烈,現在更將無法避免,是該到對紡織服裝出口的方向做慎重抉擇的時候了。產業結構調整,行業有識之士已號召多年,如今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環境都讓這個命題變得迫在眉睫。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