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助推深圳女裝產業轉型升級
服飾與時尚產業是政府重點扶持的與創意文化產業緊密結合的優勢產業之一,女裝又是深圳服裝中的佼佼者,據統計,深圳女裝占全國半壁江山,總產值達到1000多億。雖如此,但與國外知名品牌相比,深圳女裝還顯得勢單力薄,根本無法與國外品牌抗衡。
深圳市政府正在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向國際性現代化都市的目標邁進。在這樣的強烈變革中,服裝行業必然要進行深度的產業升級和產業發展模式的轉變,這個升級的核心就是將“時尚工業”在概念和認知上轉變為“關于時尚的創意和文化產業”并與金融資本積極結合創新。如果缺乏持續的創意和文化動力,任何現代產業都無法持續發展,時尚產業更是如此;如果缺乏金融以及重資產經營的支持,在目前世界經濟極不穩定的大環境中,任何現代產業都難以抵御金融危機風險,時尚產業也不例外。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沖擊,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服裝制造與消費中心,當前正在經受著白熱化的競爭,很多以紡織制造和出口為主的公司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收入盈利及業績大幅下降、甚至經營虧損的狀況。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服裝品牌如ZARA等不斷直接涌入中國進行逐鹿,試圖攜砸巨資用全新營運模式來迅速拓展、占領并引導國內主流市場。越來越多的外國品牌占據商場最佳位置,以高溢價能力攫取巨額利潤,將中國中低端品牌一個個趕出大商場。壓力之下也有動力,那就是:國外品牌已做到數百億,而中國最大的服裝企業也不過20-30億,空間很大;而時尚類、品質類正在成為中國服裝業的新增長點。對于傳統行業的中國女裝企業來說,除了產業資本如何與金融資本結合的新命題外,很多企業正面臨著經營理念革新、產品設計創新、渠道終端拓展、運作團隊建設、營運管理升級、市場推廣創新、品牌塑造提升、打造競爭優勢等方面的體系完善與優化的巨大瓶頸!而少數以內銷概念企業特別是歌力思為代表的深圳女裝企業,面對金融風暴,充分利用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優勢,向整個產業卻表現出從容不迫和更加積極出擊的一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深圳女裝發展的良機一去不復返,這時候進入深圳女裝的整合分化期。這一階段體現出兩個典型的特征:一是新品牌的創業急劇減少,能在這個時期成功的品牌一定具有生命力;二是品牌消失與品牌壯大共存,學習能力強的品牌穩步成長,并且開始多元化、多品牌發展,停步不前的品牌快速被市場遺忘。前十年創立的深圳女裝品牌,在這個階段有30%甚至更多逐漸淡出市場或者倒閉。雅戈爾作為中國服裝行業的標桿企業,基于其主業的薄利壓力,主動出擊房地產和金融業,但在出現了諸多問題之后,也開始冷靜下來,思考、學習、借鑒國際產業金融控股集團的它山之石。 如果,深圳女裝產業積極布局國際市場,并同時與資本市場運作同步,分別在其企業和產品有一定影響力的深圳、香港和歐美布局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積極聯合深圳房地產伙伴在目前房地產業宏觀調控之際,積極進入與其主業相關的服飾工業地產、中小型服飾專賣店地產、大中型服飾百貨地產、服飾物流地產、服飾行業電子商務; 進一步在目前中國服裝行業新一輪大洗牌之際,積極推進以品牌圍剿為目的的并購重組;金融是深圳核心支柱產業,具有相當的創新基礎和國際資源整合優勢,深圳女裝產業還可以在雅戈爾進軍金融業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上,大膽抓住目前中國全面深入推進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大好機遇,學習借鑒國際金融控股模式,通過在國內、香港和歐美控股銀行、信托、租賃、保險等金融機構,積極開發與其主業配套的服飾產業金融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