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出口利潤下滑 多重困難倒逼轉型升級
低成本競爭優勢不復存在
《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于6月出爐,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正進行新一輪調整,產業將會加速轉型升級。
對于媒體近日報道大量紡織服裝企業關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昨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給予否認,稱目前行業運營正常,今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年主營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利潤達到554億元,同比增加了53.57%。“總體而言,今年來我國紡織工業整體競爭優勢依然處于上升趨勢,出口和內銷還是不錯,預計下半年增速也將較平穩。”
但他同時指出,紡織行業高成本制造將無可避免,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
出口企業利潤下滑
“用工荒”同樣襲向了服裝行業。
以生產出口褲子為主的華城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除了將員工工資上調20%左右,還從今年開始全面取消晚上加班。董事長張祥林稱,這招應對“用工荒”很管用,在諸多紡織企業普遍缺工的情況下,該企業今年員工從4000多人增加到5000多人。新一代農民工的需求發生變化,不僅注重薪酬,對工作環境等條件也越來越講究,這些都逼著企業要做出相應調整。
但張祥林承認,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對企業利潤有不小影響,公司在向海外中高端客戶提價的同時,也在密謀拓展內銷品牌,以此消化成本壓力。
浙江省平湖市副市長陶明方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作為全國重要服裝出口基地之一的平湖,目前純代工企業情況不大樂觀,企業效益普遍下降,低成本競爭的優勢不復存在。
“今年1至4月,平湖服裝產值增加16%,但效益明顯下降,與作為全國的服裝產業主力城市是不匹配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工人工資上漲,去年到現在提高了20%到30%,今年還會再漲10%到15%,目前不少企業工人月薪在3000元左右,據說東南亞(紡織企業的)工資只有我們的1/3甚至1/4,我們在擔心服裝出口的競爭優勢是否能延續。”陶明方說。
平湖有1600多家服裝制造企業,主要以加工出口為主。陶明方談到,有個別中小企業出現生產經營不善,這種情況很正常,但沒有出現成批企業倒閉的情況,“尤其是289家規模以上服裝企業,沒有一家倒閉”。他還稱,當地政府正在加速引導紡織服裝轉型升級,并通過建立大型服裝城等途徑,協助出口企業內外銷“兩條腿”走路。
業界呼吁政策維穩
目前,紡織服裝企業主要面臨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匯率以及政策等多個不確定因素。孫瑞哲分析指出,自去年至今,由于國際游資炒作,造成棉價大起大落,對行業正常運營秩序造成一定沖擊,目前棉價已幾近探底,未來幾個月將在2.4萬元/噸至2.6萬元/噸之間,“絕對回不到前幾年的低價位”。
至于紡織品出口退稅下調的傳聞,孫瑞哲稱這不是空穴來風。“今年相關部委就此咨詢過紡織工業協會的意見,而我們建議當下不宜對政策有所調整。”
孫瑞哲認為,中國紡織工業將不可回避高成本,保持政策穩定才能有利于企業轉型升級。
“現在外貿訂單正發生微妙的變化,有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情況,但歐洲、美國幾個最主要出口市場的零售商一直在強調,他們決不會輕而易舉將訂單轉移,中國作為這么龐大的紡織產業基地,在勞動配套、產業配套等方面依然比東南亞具有優勢。”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685億美元,同比增長27.4%。“出口結構正處于調整時期,這并不是數量的增加,而是價格的增長,產業鏈前端的成本壓力在傳遞到產業鏈末端。我們對一季度的出口單價做了分析,紗線平均出口價格上漲了27%,面料上漲了20%多,服裝上漲了20%,企業通過在產業鏈中延伸來實現附加值的提高。” 孫瑞哲稱,“十二五”期間將加速產業轉型升級,要以最少的資源、最少的資本投入來獲取最大的價值產出。
孫瑞哲還說,中國在資源上相對短缺,例如1/4的棉花是從國外進口,目前正面臨著尋找可替代的纖維資源,解決資源平衡也是紡織服裝產業“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