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訂單大量流向國外
隨著成本壓力的上升,中國外貿企業一個不愿面對的趨勢已經開始形成。很多國際品牌,例如H&M、客戶訂單開始向國外流失。
原材料價格
劇烈浮動
部分服裝廠老板說:“因為原材料價格變動太快,很多供應商每天的價錢都在變動,我們無法和客戶談生意。”還有出口服裝企業老板反映:“原材料的報價只能保持10天左右,但是這樣的報價對很多客戶來說就和沒有報價一樣,因為很多客戶都是現在下幾個月后的訂單。這樣讓客戶都很難接受。”
這樣的情況已經成了很多企業的家常便飯,面料的價格浮動根源是棉花價格的不確定性。記者了解到,同樣的面料2010年末的價格是每米11.5元,到2011年初,不到一年的時間每米漲了2元。有的面料在一個季度的時間就上漲了5%-20%,這樣的價格變動讓商家無法接受。
人員成本
大幅提高
今年年初,很多紡織企業出現了“用工荒”的現象,也上演了不同的“搶人大戰”,“用工荒”的問題在逐漸蔓延。
某服裝廠老板說:“現在很難招到工人,都在要求提高工資,提高待遇。但是這樣一來無疑就提高了成本,出廠價自然就高了很多。”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工人的工資也在逐步上漲。據了解,今年以來,共有27個省區市上調或計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江蘇、浙江、廣東等外貿大省的調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甚至超過了20%,這也就直接造成了生產物漲價的原因。
而在越南和巴基斯坦,紡織服裝業的勞動力價格僅為中國的1/3,在這些國家生產無疑比中國便宜了很多。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估計,如今孟加拉國是排在中國和土耳其之后的第三大服裝出口國。
進口服裝
仍存隱患
今年5月深圳檢驗檢疫局依法監督銷毀了一批不合格進口服裝。該批服裝是從意大利進口,共55件,貨值4725美元。今年6月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銷毀今年來查獲的79批萬余件不合格進口中高端服裝,不合格產品的主要產地為韓國、意大利、葡萄牙、摩洛哥、西班牙、印度、土耳其、孟加拉國等。不合格的原因是PH含量超標、色牢度不達標等。
ZARA更是質量黑榜上的常客,中國消費者是“菩薩心腸”,任其犯錯。向來都是我國出口國外的服裝要受到嚴格檢測,合格才可以“走出國門”,而“走進國門”的國外品牌卻很少有人關注它的質量問題。
雖然服裝品牌訂單大量流向國外,但是也應該嚴格把控質量關。中國消費者應該抵制所有不合格的產品,這些大品牌也應該嚴格把關自己的質量,如果一直都是以這樣的“姿態”來面對消費者的話,那早晚會砸了自己的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