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處理劑存健康隱患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陸必泰團隊近日調研發現,服裝生產過程中的處理劑若應用不當,會危害人體健康。而該團隊一項針對普通市民的調查發現,近四成人曾因衣服引起皮膚過敏,但絕大多數人并不了解衣服中的危險物質。
調查隊在該校化工學院輕化工程教授陸必泰指導下,分別在廣東、福建、浙江及武漢光谷的助劑染料公司實地調研,親身參與助劑生產全過程,調查綠色助劑生產情況。
他們了解到,在服裝生產過程中,廠家大量使用防霉處理劑、芳香胺類處理劑等染料、助劑。盡管服裝面料得到改善,但部分廠家為追求利益,使用不合格的整理劑、助劑,造成甲醛、芳香胺超標,存在致癌隱患。同時,企業普遍會在染料加工或紡織品加工過程中帶入銻、砷、鉛等重金屬。
調查隊通過問卷形式隨機調查1000名普通市民。結果表明,有過因衣服引起的皮膚過敏的人占39.5%,但高達85%的人對服裝助劑和染料不了解。“可見市民的服裝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其實,危害物質在皮膚的吸收率還是很高的。比如新衣服退色,就要引起注意。”活動負責人李宇飛說。
調查隊呼吁,服裝生產商在每件衣服的牌碼上要標注助劑使用情況和助劑健康級別,政府要加強相關監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