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個月年終獎網絡瘋傳 中小鞋企情何以堪
年關將近,各大論壇和微博上關于年終獎的話題被討論的如火如荼,27個月工資和六位數年終獎均引得無數人羨慕嫉妒恨。而在這“無數人”中有多少是來自中國鞋企呢?
2011年對整個中國鞋企來說都非常艱難,用工荒、人民幣升值等難題一次有一次給這嗷嗷待哺“鞋企”上著教育課,也因如此,身處鞋業的每一個人都對“錢”特別敏感。
在制鞋業中,企業中高管年終獎在6到12個月薪水范圍內,而普通員工,則只有數千元,甚至沒有年終獎。在低端制造業,工人的薪資較低,而企業也沒有發放大手筆年終獎的傳統。鞋業已經進入了薄利時代。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和管理成本的提高,無論在國內市場還是外貿市場,鞋企利潤微薄,面對競爭激勵的市場環境,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金在產品研發和推廣上,這直接導致了大部分鞋企效益并不高,在利潤的限制和生產效益低下的雙重壓力下,使得鞋企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在年終獎的發放上也就顯得“小氣”,甚至有一些鞋企,連年虧損,虧欠工人薪資,就更談不上年終獎了。上市鞋企由于募集到了大量資金進行生產設備的改造,發展空間得到了極大提升,員工的薪酬福利也就相對較好,而年終獎則是規模鞋企突出業績的體現。比如安踏在剛舉辦的20周年年慶上,則為經銷商和員工發放了超過1000W的獎勵。但鞋業的特殊行業環境決定了,鞋企不可能像國有企業和大型制造業企業一樣,給予員工令人咋舌的年終獎勵。
縱觀當前鞋市,“用工荒”接連再三頻頻出現,用工勞動成本持續攀漲,“高成本支出”無疑成為了整個制鞋業發展最顯著的特征。在這種時局下,如果企業沒有處理好自身壓縮支出與員工加薪訴求的話,難免就會陷入到相應的勞資糾紛的惡性鏈條里。縱然,為了應對勞動力短缺與高成本支出,從根本上遏制勞資問題的出現,各大鞋企也可謂是挖空了心思,極力探討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基于此,市場中就有專家提出了,轉型升級就是最根本的解決手段。
然而從當前整個制鞋業來看,科技轉型升級的步伐明顯還亟待加強。顧名思義,轉型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發展過程,絕非一蹴而就。要轉型,一需要科技方面的跟進,二需要員工資源的持續儲備。而僅僅立足于當前部分企業轉型中的薪資問題,關懷員工、溫情員工無疑則成為了最直接最實效的方法。畢竟制鞋業主要都是以勞力資源為主體發展的行業,對于人力的需求自古以來都是最永恒的話題。
確切地說,員工就是企業生存之本。企業只有為這些奉獻一線的員工謀求好他們所應得的勞動報酬,才能讓員工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所以說,適時完善好薪資體制就是對于員工報酬的一種集中體現。然而,如今制鞋業在這一發展層面上明顯還呈現著諸多的客觀反面性。以下就讓我們帶著深深的思考來進一步剖析幾個特別區域鞋業勞資方面的發展實況。
最后,筆者認為有一首歌特別能夠代表鞋企員工的內心:“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小工人,他們可愛又聰明,他們每天做鞋子,他們沒日沒夜迷失在那里,埋頭在工廠里,他們沉著冷靜相互都支撐。噢,可愛的小工人,噢,可愛的小工人,他們加班、加班不加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