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吉剪刀與美國阿迪達斯公司攀親
近日,一輛集裝箱卡車裝載納米服裝裁縫剪,從福鼎市工業園區的福建大吉刀剪五金有限公司駛出,貨主是大名鼎鼎的美國阿迪達斯公司。
第一項專利:
從貼牌走向自主創新
上世紀80年代,陳品觀創辦福鼎大吉剪刀廠,走上貼牌之路。
“工廠創辦之初,為國內幾個刀剪品牌定牌生產,只能賺微薄的加工費,我逐漸意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陳品觀說,他整合企業技術資源,開始第一次技改,自主開發了服裝裁縫剪等系列工業剪刀,取得第一項國家專利。“盡管同樣采用傳統的鍛造工藝,但我們公司的專利產品價格比其他五金企業要高出20%。”
與德國、日本等國際名剪相比,國內剪刀普遍存在刀口鋒利度不強的問題。要提高刀口鋒利度,難題就是刀口復合鋼從哪來?1998年10月,大吉公司從復合鋼工藝入手,進行第二次技改,2002年服裝裁縫剪復合鋼鍛造工藝取得成功,次年獲國家專利。這一成果使大吉公司從普通的五金工藝邁向現代復合鋼工藝制造階段,產品平均價值提高近一倍,且供不應求。
第八項專利:
突破發達國家技術封鎖
“采用復合鋼鍛造工藝做的剪刀,刀口雖然很鋒利,但長期使用,容易鈍化、氧化,需要磨刀來改善,否則品質就會下降。”陳品觀說。
2002年,陳品觀發現日本有一種陶瓷刀,能改變這種缺陷。他告訴筆者:“采用納米原材料制造出來的陶瓷刀,比鋼鐵還硬,且不用磨刀,還健康、衛生、環保。”
由于發達國家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國內五金行業對納米陶瓷刀技術工藝知之甚少。當時大吉公司研發人員,沒人聽說過納米陶瓷刀,自主研發意味著高投入和高風險。怎么辦?
2003年,本著儲備產品的想法,大吉公司踏上了研發征程。當時志在攻克納米陶瓷刀技術的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國內有50多家。能堅持至今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只有大吉公司一家。論技術,比不上科研機構;論實力,比不上同行大企業。大吉公司贏在哪里?
贏在堅持!納米陶瓷刀前后有30多道工序,生產工藝復雜,產品流程長,每個環節都不可逾越。從2004年邁開求索步伐,研發人員“摸著石頭過河”,屢挫屢試。2008年納米陶瓷刀終于研制成功。2009年1月,大吉納米陶瓷刀工藝獲國家專利,這也是大吉公司獲得的第八項專利技術。
納米陶瓷刀很快占領了國內剪刀市場,工業剪刀均價從60―100元躍升到220―280元,民用剪刀均價從30―50元躍升到80―120元。
{page_break}
第十二項專利:
搶占國際剪刀行業制高點
納米陶瓷刀技術解決了刀口易氧化、不耐用的問題,但剪刀傳統的五金生產線工藝依然有待改進。2009年6月,大吉公司決定自行研發最先進的陶瓷刀生產線,陳品觀帶領研發團隊與中科院專家聯系,并到日本考察。
要實現改裝的設想,談何容易。“陶瓷刀的硬度為9,僅次于硬度為10的鉆石,鋒利度是鋼刀的10倍以上。”陳品觀告訴筆者,“我們過去采用兩種方式:復合鋼和納米技術工藝,而這兩種方式最大的局限是,工藝各自獨立、很難達到刀口無縫隙100%結合,也就是產品合格率還需要提高。”
能否找到一種新型的生產線取而代之?在2010年“6?18”上,大吉公司與中科院對接到合適的技術,決定啟動生產線第三次技改,把剪刀的鍛造從半手工、半機械工藝改變為半自動、全電腦微控制造,提高產品優質率與生產效率。
第三次技改后,大吉公司獲得第十二項專利,也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國家剪刀行業標準修改單位,掌握了行業話語權。
如今,企業60%的利潤來自納米陶瓷刀。上半年,公司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2.6%,銷售量同比增長35%,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第三,福建排名第一。
“納米陶瓷刀的成功,不僅是一項技術、一個企業的勝利。”陳品觀說,更大的意義在于,大吉公司撕開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線。自創工藝的中國產納米陶瓷刀,以高質量、低成本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精彩起舞,3家有著30年生產歷史的日本企業被淘汰出局。
不久前,大吉公司在納米材料氧化鋯制造陶瓷刀基礎上,著手研發陶瓷醫療手術刀。“如果創新成功的話,將是國際首創,這種手術刀鋒利、纖薄,使肌肉組織的切面整齊,愈合速度加快,將改變現在醫療手術的缺陷。”陳品觀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