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助力中國走“對外開放”之路
“這是中國經濟外交的一大創新,也是深化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戰略舉措。”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這樣評價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戰略。
就在今年9月出席上合組織元首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首次發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他呼吁歐亞各國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自那以后,這一概念的熱度不斷升溫。
“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也被明確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
在業內看來,這是中國提高西部地區競爭力的戰略選擇。而就微妙的亞太地緣政治格局而言,絲綢之路更是中國打破封鎖、用開放倒逼改革的又一次戰略嘗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8日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1號機場,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二次會議。俄新社報道稱,此次會議可能簽署“新絲綢之路協定”,即從中國東部港口城市連云港到圣彼得堡的國際道路運輸協定。
“新絲綢之路協定”漸近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基礎上形成的新的區域經濟帶,總計上萬公里,途經中國和中亞、歐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稱為“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本月初,國家發改委在京召開絲綢之路經濟帶思路研究座談會,揭開了國家層面研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幕。在地方,相關省份都在摩拳擦掌,積極“備戰”。28日、29日,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合作發展論壇在烏魯木齊召開,陜西、甘肅、寧夏等也在緊鑼密鼓地布局。
據了解,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初步思路是,在空間走向上以歐亞大陸橋為主的北線、以石油天然氣管道為主的中線、以跨國公路為主的南線三條線;國內區域范圍目前包括西北五省、重慶、四川、內蒙古和新疆建設兵團,還將擴展到其他省區。不管是從國際還是國內層面來看,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商務部下屬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梁艷芬認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的考慮還是帶動西部地區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將為我國保持沿海經濟牽引提供資源支撐,為增強西北地區經濟活力提供助推引擎,為我國促進邊疆和諧穩定提供堅實基礎,為我國改善西北生態環境提供可靠保障,為我國優化區域發展布局提供充分條件。”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專家周賓則對記者說。
戰略意義凸顯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宋泓認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最大意義,可能在于為中國經濟轉型打開一扇新的窗口。他表示,中國經濟近年來處在不斷轉型中,很多產業開始向中西部轉移。未來,隨著中西部各方面的成本也慢慢上升,一些產業可能需要繼續向外延伸。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恰恰創造了這樣的條件。
宋泓指出,通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亞、歐洲等國家加深經貿合作,有助于中國建立“以我為主”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網絡。
從外部環境看,“向西開放”對中國來說也日益迫切。當前,美國正在主導推動新一輪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為代表的國際區域貿易安排:一方面試圖淡化世貿組織和APEC等現有貿易機制的作用,同時有意無意將中國排除在外。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能被動應對,而是要主動出擊。”沈驥如說。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正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提出的主動應對之策。
與此同時,自身貿易結構調整的迫切性,也需要中國開拓新的貿易渠道。現有的國際貿易格局下,中國對于美日等發達國家依賴過大,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的不穩定,給中國帶來了較大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