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沉淪還是新紀元,淺析服飾業變革
筆者作為服飾從業人員,跟諸多服飾業朋友交流覺得有必要梳理跟規整,在過去的2013市場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這變化中,閩派晉江系突圍之道是哪些?執行層方向制定與落地性如何?2013它究竟是一個沉淪年還是變革年?但筆者認為2013它不論如何都已過去,或許是沉淪或許是品牌新紀元,然暫且做一個標簽,也許5年后回望我們方能給予一個定論。不論如何2013它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為服飾編年史寫上濃重的一筆。
【安踏-小貫篇】
和小貫的對話是從拉家常開始,作為老安踏他甚至是我進入服飾行業的引路人,小貫不僅一直服務這個從陳埭出來的明星品牌,而且這幾年自己家人也投資開設有安踏專賣。我想訪談小貫定屬于最客觀的了解安踏的增長,在其背后的舉措究竟是什么?而不是我們經常看到聽到的那些類官方的企業稿。
在這幾年,丁志忠先生是煎熬的,在激情高揚時代,廠家極度強勢的單方向分銷體系壓貨,一方面過分高評估奧運會對運動市場的增長預期,另一面上市被資本市場綁架也應是不爭之事實……
2014年Q3季度的增長背后主要的內動因是什么?在2014、2015的未來零售市場是否能持續連續增長?或者說它是否是運動品牌復蘇的強力信號?帶著這些疑問與小貫拉開碎片化的討論:
1、在過往業績的增長點主要是(網點拓展、品類加寬、面積深拓、單價提升、指標的復合增長及多品牌運作),而面對市場危機時,我們更認為在過去3年的訂單下滑,應是市場因素,安踏有意識的進行技術性調整,以獲取更多存貨的吞吐期,盤活渠道庫存;
2、渠道分銷體系的把控與整合度加高,安踏分銷商體系的凝聚力還是頗強的,早先導入的管理機制為此基礎鋪設了軟件支持;
3、原市場吞吐量經過市場杠桿的調整,倒下品牌的市場份額被更有實力(軟件實力、硬件實力、供應鏈實力及分銷實力)的安踏蠶食;
4、差異化競爭優勢脫穎而出,在品類設計多樣化上,走出同質化泥沼進一步向休閑化、綜合化、專業化三端發展;
5、在營銷體系的幫扶政策執行更垂直與傳達到位,原本冗長的補貨期被縮短,有效庫存把控度更強,對無效庫存的降解更及時;
p.s 然丁志忠先生提及重新定義的甲方合作伙伴,供需乙方市場定位的批發轉零售導向這類的倒未提及。但筆者至少從小貫的言語中看到,安踏的增長它最根本的動因并非是真切的運動市場復蘇,而是安踏更多的注重自身的市場把控、產品研發、零售幫扶及營銷推力的內功,而帶來的健康性的增長。
【特步-阿宇篇】
阿宇服務特步某片區市場,駐扎往返于總部與負責省份,算是空中飛人。聊起2013時,阿宇倒是深沉,說是迷茫,然又是一個競技奮進的一年。
阿宇在過去的2013年,倒是極力的推進批發轉零售導向工作進程,談及閩派晉江系在過去的兩三年的各自的突圍之道?自然亦有如ERKE這類品牌在“彎道超車”中,悄然的進行著自我定位的重新變革。
那2013年的特步在做什么?
“是摸著石頭過河,”阿宇在對話中如此說到,關于批發轉零售,在先前經營管理層面其實是很粗線條的。原來運動的蓬勃發展是時事造就了英雄嗎?
然面對這白惡化的運動市場,是否會被消費者拋棄?倒一直沒有談到問題的核心。阿宇僅說在過去的一年更多做的是零售運營這方面的下沉工作,2013年繼續以塑立標桿,穩固經銷商團隊為主,然人員流失率的高亢是極具殺傷力的問題點,“提福利、倡歸屬”等竟也是工作范疇的重點。若阿宇所說,“貨好賣不好賣是產品問題不好說,但沒人賣貨這是最大的問題,可怕的是現在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
面對諸多的困擾,在零售上大范圍的導入培訓機構課程以振雄心。在經銷商面對如此微利的情況下,資金外流亦是事實。為穩固其陣營,保證店鋪的存活率,陸續導入零售幫扶隊駐店管理及銷售(若干月),讓其從新店到成熟店鋪而交接于經銷商也是作為品牌方的工作重點。
對于2014年的突圍,“吸引力法則”聽的是莫名,而說到的轉零售,零售怎么轉?倒是阿宇說道的“零售就是細節,細節就是出路。”讓筆者記憶深刻,認同非常。
渠道大的方向來說是拓展復蘇的一年,洗牌洗了2年了,倒下很多品牌,2014年的機會點還是比較多的。
兩條腿走路:零售單店提升還是艱巨的,只能讓其放緩步伐;渠道拓展將進一步啟動,同時加速工廠店的布局,允許渠道多樣化的存在。
P.S 跟阿宇的對話,其實主要面對著其負責片區而展開,對于特步2013年運作PUMA運動、啟動TOP潮裝、重啟kids及女式時裝鞋的開設均未談及。筆者想,特步的多元化步伐在陸續啟動中,然渠道與零售這兩條腿能否抓的好,抓的穩!而是其重點,要下沉去運作做好、做透、做強!恰如阿宇說的那句“細節就是出路”。{page_break}
【柒牌-大智 九牧王-曉利 七匹狼-阿毅篇】
對于傳統大裝品牌,筆者訪談的朋友,點點說的都很真切與觸動,筆者姑且把這幾個朋友的觀點整合起來一個篇幅規整,以便回查。
1、 虛假的經濟繁榮,推抬虛高的渠道成本,造就虛高的溢價;非符合市場規律的溢價,在面對經濟放緩,諸多的問題點暴露。
2、 高位定價,與品牌實況是否匹配?與商圈氛圍是否匹配?與目標客群是否匹配?若裝修等硬件系統匹配,那服務等軟件系統是否同樣跟上?
3、 傳統大裝的期貨模式更多主導的是指標導向及以產定銷,而非以銷定產。低下的周轉率與高昂的費用率再加上疲軟的售罄率,拖垮經銷商的三駕馬車。
4、 閩派男裝經營者是受互聯網傷害度最大的一個群體,現在不是品牌商要怎么玩,而是經銷商不跟你玩。渠道把控不強,電商線上沖擊,價格戰混亂。
5、 O2O能否是品牌的救命稻草?核心是經銷商跟不跟品牌商玩?然若又有不同的聲音:如果說互聯網WEB頁面提供的是資訊的便捷,選購的隨意性其有諸多的優勢,然我們更認為它是展示平臺,同樣專賣店也可以是展示平臺與售后服務中心。雙方是互利互補的關系,兩平臺的利益分成是關鍵點。
P.S 筆者不想過多的抒寫閩派存有的問題,然真切地希望在過往能更用心的把粗的作細,更尊重社會主力消費客群的需求,更強勁的生產供給機制,或許是產業復興的重點。
【百麗-小伍篇】
小伍服務百麗集團,在過去的一年對零售的感悟倒真切讓我感動,一個愿意放下身段全身心投入零售的年輕人。
當問百麗之所以如此成功,能否總結一下?言語是碎片化的,掛完電話筆者思慮梳理幾點以做筆記:
1、細節:小伍進百麗第一天,他新頭告訴他,外界傳的百麗多神奇多了不起,夸張度大,百麗是一個很講究“細節”的企業;
2、數據:小伍說,老蔣你別以為百麗有多數據化、現代化管理模式,也就2011年才使用PPT數據報告,其根本是傳統的零售;
3、文化:百麗有嚴格的晉級制度,少有空降兵,甚至說還有點“家族味”,五年以上的老員工太多太多,老員工福利很好,甚至退休了除有社醫保外,百麗繼續給退休員工發工資,故歸屬感極強;
4、執行力:因有極強的歸屬感,百麗的自我監督機制很強,百麗的執行力是恐怖的,是能深入骨髓深處的;百麗的榮辱與自我息息相關的。
P.S 百麗為什么這么成功?在言談多少能悟到文化的影響力與社會責任型企業發于的內動力。
總結:
零零散散的在微信上,寫了這么幾個朋友的訪談內容,其實還有蠻多的內容為進入本文。但如引言中說的那樣“2013它不論如何都已過去,或許是沉淪或許是品牌新紀元。”
前幾天,在一個聚會上一個老大哥跟我說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在這微利時代,抓好兩個核心:一個是供應鏈的高效壓縮與整合;另一個是服務的深入與增值。
一定要符合和尊重市場規律,方能生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