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旅游工藝品設計大賽8月即將開幕
據悉“2014中國(內蒙古)皮革旅游工藝品、紀念品設計大賽”將于2014年8月30日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國際皮革城舉辦,本次大賽由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局、中國旅游協會旅游商品與裝備分會共同組辦。
本次大賽是內蒙古自治區在徹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將內蒙古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的一個重要舉措。
傳承文化,提檔次、擴規模提高內蒙古旅游商品知名度
皮革、皮毛與草原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有幾千年的歷史。牧民住的是氈制蒙古包,鋪的是牛毛氈(黑氈),穿的皮袍、皮靴,戴的皮毛,用的馬皮鞭、皮囊壺,皮馬具。渡河涉水用的羊皮筏,捆綁蒙古包用的牛毛繩,時時處處都不離開皮毛。因此,皮毛工藝在內蒙古有著久遠的歷史,同時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皮毛文化。皮毛工藝品既是草原文化的載體,也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蒙古族皮毛工藝在國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影響力。
皮革毛旅游紀念品、工藝品由于草原文化底蘊深厚、知名度高、傳統工藝獨特,加上最近二十年來,全區皮制工藝品界專家、學者、企業精英的不斷創新開發了很多“傳統草原文化要素與現代時尚”結合的新產品。80年代,自治區旅游發展初期,就有專業的旅游紀念品生產與銷售企業。游客主要是在大商場和民族用品廠參觀,買一些有特色的民族用品:牛角杯、銀碗、蒙古刀等。回顧皮制旅游工藝品的發展,大概經歷了幾個階段。1993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李金生、徐東生等幾個人,根據內蒙古外貿出口需要,開發了首批皮雕畫即:“麒麟牌皮畫”,首次亮相北京進出口交易會,引起震撼。1999年,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昭君皮革藝術品廠(即蘇魯錠皮藝公司)開發出的“元寶型”皮囊壺,開辟了皮革造型藝術的新領域。而后根據市場需求,皮革工藝品界的專家、學者開發出了皮制鑲嵌畫,鄂爾多斯婦女頭飾、牛皮燙畫、皮拖鞋、牛仔帽、皮錢包等皮革工藝品、紀念品,使皮革工藝品、紀念品的市場逐年豐富,新品種不斷增加。同時與皮革工藝品緊密相連的牛角雕刻工藝品、骨雕工藝品、皮毛立體畫、藝術掛毯、蒙古毛繡工藝品等在傳統工藝基礎上不斷創新,使獨具內蒙古特色的皮(毛,骨雕)革工藝品成為內蒙古旅游購物市場的重要角色。遍及全區各旅游景區和大街小巷。
2009年11月,國家旅游局在義烏舉辦首屆中國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和全國旅游商品大賽,要求各省市旅游局選送15件作品參賽。內蒙古自治區選送了15件產品(當時正值第二屆全區旅游工藝品、紀念品大賽期間,全區集中了近1500件優秀作品)其中4件皮毛制工藝品,有3件獲獎(全國獲獎作品80件),其它材料的工藝品無一件獲獎。2009年至今,內蒙古自治區連續6年參加中國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旅游商品大賽,共獲17個獎項,其中16項是皮制工藝品,占全部獲獎作品的95%,該項全國賽事的皮(角骨)制工藝品的獎項全部被我們內蒙古榮獲。可見該區皮革工藝品在全國皮革工藝品中影響力和技術實力有多強。鑒于內蒙古皮革旅游工藝品、紀念品在全國的主導作用,在內蒙古舉辦中國皮革旅游工藝品、紀念品大賽是眾望所歸,有助于內蒙古蒙古族文化傳承傳承,有助于皮革手工藝品提高檔次、擴大規模,更有利于提高內蒙古旅游商品知名度。
借力旅游經濟發展傳統優勢產業
內蒙古草原面積8600萬公頃,占全國草原面積的27%,居五大草原之首,牧畜超億頭。畜牧業歷來是內蒙古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放初期,內蒙古沒有什么工業,有人幽默地概括為:輕工業、皮毛匠,重工業,打馬掌。可見皮毛工業在內蒙古的地位,現在工業發展了,內蒙古雖然已不再以皮毛工業為支柱。但皮毛工業仍在內蒙古有著歷史的傳統和重要作用。因此通過旅游商品的發展,既可以充分利用我區皮毛角骨的豐富原材料,傳承幾千年來的皮毛工業技巧和草原文化,深入挖掘潛藏民間的傳統皮革藝人,同時也可豐富旅游購物市場,增加人們的經濟收入和擴大就業。
國際皮革稱選址老城集寧傳承歷史助力發展
“集寧”是由“集市安寧”而得名,后來認為“集寧”二字象征著“吉祥”,故沿用古名。集寧皮革的獨特之處,是歷史最長、也最久遠。可以說,集寧皮革交易市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皮革交易市場,不過那時不叫皮革交易,而叫皮毛生意。集寧設市要比呼和浩特、包頭早幾百年。集寧地處中國北方,是中國農耕民族與北方牧民雜居地,也是中原農產品與北方草原上皮毛、牧畜的交易之地,所以這里很自然地就形成中國最早的皮毛牧畜(皮革)與糧食、日用品相互交互的市場。
集寧的皮革加工不但歷史悠久,其一套流傳了幾千年的“皮革加工傳統工藝”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皮革文化。上世紀80—90年代,烏蘭察布所有旗縣都有皮革加工廠,那時集寧皮件廠生產的“熊貓皮衣”、化德生產的“京式羊剪絨”、“旱獺裘皮帽”很有名氣。集寧皮革工業真正發展起來,并在全國名聲很大乃至在國際也有一席之地是60年代之后。集寧皮件廠于1960年,由上海支援邊疆建設遷來集寧市,由于內蒙古地區皮革原材料質量優良,加上先進設備和上海工人師傅的精巧工藝,皮件廠生產的各式男女皮夾克,以制革柔和、光澤平滑、款式新穎、美觀大方而倍受區內外消費者的喜愛。遠銷古巴、加拿大、法國、芬蘭、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產品占生產總數的50%。該廠生產的熊貓牌男女皮夾克,1984年在全國皮革服裝質量鑒定評比中榮獲同類產品的第二和第三名。1989年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銀獎。熊貓牌皮夾克被評為自治區地方名牌產品,由于該廠生產的皮衣、皮件,主要供應出口,國內少有銷售,當時誰要能穿上一件集寧皮件廠生產的熊貓牌皮夾克那簡直是無限榮光十分自豪。
90年代后期,由于國有企業改制、資金不足,市場變化,曾經火了幾十年的集寧皮件廠破產倒閉了。“熊貓皮衣”也悄悄地被人們淡忘了,但“集寧皮件”這個品牌或印象并沒有消失。企業倒閉后,很多皮件廠的下崗工人,在皮件廠附近擺攤設點,辦起了皮件小作坊,并逐步形成了以小皮件為主的集寧皮件一條街。很多河北、河南、山西、陜西,以及南方的很多客商仍然從集寧購買小皮件,集寧仍具有悠久的皮毛品牌魅力。
據悉,整個大賽的評審工作將由中國旅游協會旅游商品與裝備分會主導(包括評審機構,評審規則,評分標準等),這次大賽的結果完全具有全國性水平。在大賽作品展示活動期間,計劃邀請蒙古、俄羅斯等國的皮革工藝品參加展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